細胞療法是指將 自體或同種異體細胞材料轉移到患者體內用于疾病治療 。1889 Charles-édouard Brown-Séquard通過注射動物睪丸提取物來抑制衰老,是細胞療法的首次實踐。如今,隨著對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持續研究不斷發展,細胞療法的全球市場規模估計將從2021年的95億美元擴大到2028 年的230億美元 (https://www.grandviewresearch.com/industry-analysis/cell-therapy-market#:~:text=The)。 截至2022年初,全球獲批上市33種細胞治療 產品,包括12種免疫細胞和21種干細胞 [1]。
截至2022年2月,國外有6種CAR T治療產品獲得了FDA的批準。已被批準 用于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淋巴瘤和B細胞起源的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等 [2]。其中 諾華的Kymriah、吉利德的Yescarta和Tecartus,百時美的Breyanzi ,靶點均為 CD19 ; 百時美的Abecma 、南京傳奇生物與強生聯合開發的Carvykti ,靶點均為 BCMA 。
國內有2款CAR T治療產品獲得NMPA批準上市,分別是 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奕凱達)和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倍諾達) 。這兩個產品都是用于治療 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
圖1 CAR-T、CAR-NK 和CAR-巨噬細胞的 CAR 結構
2. DC細胞療法
2007年5月韓國批準了一種名為 CreaVax RCC 的自體DC疫苗用于 mRCC 的治療。
2010年4月29日,美國FDA正式批準Dendreon公司的 Provenge 樹突狀細胞疫苗用于治療 激素無效的無癥狀或癥狀輕微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成為首個被FDA批準上市的新型治療性腫瘤疫苗 。
2017年4月5日,印度APAC Biotech公司研發的DC細胞免疫產品? APCEDEN ?獲得印度CDSCO批準上市,用于 治療前列腺、卵巢、結腸直腸和非小細胞肺癌 。
圖2樹突狀細胞疫苗的作用機制
3. CIK細胞療法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CIK)細胞治療通過輸注 已在體外擴增和激活的免疫細胞 來消除癌細胞,具有攻擊多種腫瘤靶點的能力[3]。2007年,韓國批準了CIK細胞療法 ImmunCell-LC ,用于 肝細胞癌、腦腫瘤和胰腺癌切除后的輔助治療 。
全球共有 10 個HSC產品獲批。2011年,FDA批準了 Allocord 和 Hemacord? 上市,截至2018年FDA又批準了6種類似的產品,用于治療 血液疾病及免疫缺陷疾病 。
2016年EMA批準 Strimvelis?? 用于 治療腺苷脫氨酶缺乏癥 。2019年EMA批準 Zynteglo?? 用于 治療輸血依賴型地中海貧血 。
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10個MSC產品獲批。根據其作用機制和批準適應癥,可分為兩大類:1)組織修復;2)免疫調節。
具有組織修復功能的3個MSC產品中,2010年KFDA批準 Queencell? 用于 治療皮下組織缺損 ;2011年KFDA批準 Cellgram? 用于 治療急性心肌梗死 ;2012年KFDA批準 Cartistem? 用于 治療包括退行性骨關節炎在內的重復性或創傷性軟骨變性 。
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7個MSC產品中, Alofisel?和Cupistem? 批準用于 治療克羅恩氏瘺 ; Prochymal?和TEMCELL? 批準用于 治療急性GvHD ; NeuroNata-R? 批準用于 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 Stempeucel? 批準用于 治療脊髓損傷和Buerger病 。
細胞療法在藥物開發領域中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范式,與傳統的治療方式相比,細胞療法可以 動態響應生物信號來攻擊惡性腫瘤 , 恢復機體受損的生物功能 。隨著免疫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臨床規模的基因工程和基因編輯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私營部門的投資,可以預見免疫細胞療法在未來幾十年將對人類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 Wang L L W, Janes M E, Kumbhojkar N, et al. Cell therapies in the clinic[J].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6(2): e10214.
2. Pan Kevin,Farrukh Hizra,Chittepu Veera Chandra Sekhar Reddy et al. CAR race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CAR T, CAR NK to CAR macrophage therapy.[J]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2, 41: 119.
3. Sharma Amit,Schmidt-Wolf Ingo G H,30 years of CIK cell therapy: recapitulating the key breakthroughs and future perspective.[J]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1, 40: 388.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1788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