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協同創新平臺大會暨標準發布會9月24日在北京懷柔舉行,正式發布干細胞領域一系列相關標準,包括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ISO?24603以及另1項國家標準和7項團體標準,包括多能性干細胞的基本要求、干細胞及其倫理研究、功能細胞、類器官、外泌體等方面,為干細胞研究、臨床應用和行業發展制定了“準則”。

其中,1項國際標準為ISO 24603 《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1項國家標準為《細胞無菌檢測通則》,7項團體標準為《人干細胞研究倫理審查技術規范》《人自然殺傷細胞》《人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人神經干細胞》《人腸癌類器官》《人腸道類器官》《人干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制備通用要求》。
ISO 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系統中第一個干細胞的標準,規定多能干細胞的建系培養、生物學特性、質量控制、信息管理、分發和運輸等要求。中國發布世界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獲得干細胞及標準領域中外專家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陳曄光院士認為,這是中國干細胞發展歷程中必須要走的一步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路,對整個領域行業的標準化以及人類健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季維智院士認為,發布第一個干細胞國際標準,說明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基礎研究和一些方法技術的研究已經站在世界第一梯隊。
王松靈院士認為,ISO 24603國際標準的發布,對于干細胞領域來說是零的突破,為全世界干細胞領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認為,ISO 24603國際標準是由中國牽頭,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多國專家參與的干細胞領域首個國際標準,也是中國在干細胞領域國際地位的重要體現。
據了解,最新發布的干細胞團體標準還包括《人自然殺傷細胞》《人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人神經干細胞》《人腸癌類器官》《人腸道類器官》《人干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制備通用要求》。這些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涵蓋科研、臨床和產業等方面,對人干細胞研究倫理、干細胞及其衍生物的關鍵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等進行系統規定,最終形成中國干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也是干細胞產業化的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
標準是世界“通用語言”,我國在干細胞領域率先制定相關標準,并引領國際標準的制定,不僅能夠規范科研實踐、規范倫理標準,更對科研成果轉化和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1779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