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轉移是一個多因素參與的復雜過程,是目前惡性腫瘤治療失敗及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腫瘤來源的外泌體 (TDEs) 攜帶大量腫瘤細胞的遺傳物質和信息,可以在原發腫瘤局部和遠處為腫瘤轉移營造條件及抑制免疫幫助腫瘤逃逸免疫監控,在腫瘤轉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圖1)。
圖1. TDEs通過多種途徑促進腫瘤轉移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杜鵑教授團隊在BiomedPharmacother雜志上發表題為“Role of tumour-derived exosomesin metastasis”的綜述(2022 Jan 21;147:112657),總結了TDEs促進轉移前微環境形成、免疫抑制和血管新生等轉移相關機制、TDEs發揮作用的信號通路與主要成分,及靶向TDEs治療腫瘤的進展與展望。文章通訊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杜鵑教授,第一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二附屬醫院與安徽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柏素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二附屬醫院中心實驗室魏圓和安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劉蓉為共同第一作者。
上皮間質轉化(EMT)可促進腫瘤細胞發生轉移,TEDs通過將腫瘤細胞的miRNAs、蛋白質、DNA、mRNAs、lncRNAs和ceRNAs傳遞到受體細胞,引起受體細胞獲得間充質特性、細胞外基質降解使腫瘤細胞失去連接和粘附能力,從而容易發生脫落和轉移。該篇綜述總結了外泌體的關鍵成分通過多個信號通路調節EMT的過程。

圖2. 癌癥中 TDE 誘導的 EMT 相關信號通路的綜合示意圖
TDEs通過編程基質細胞、免疫抑制、促進血管新生等營造腫瘤轉移前微環境的形成,并可通過表達靶向特定類型細胞的不同類型整合素引導轉移發生在特定器官。
圖3. 整合素幫助形成淋巴結、肺、肝、骨和腦的轉移前微環境
圖4. TDE 誘導的免疫抑制
?突變細胞逃脫機體的免疫系統的監視引起免疫逃逸可促進腫瘤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促進腫瘤的增殖、侵襲和轉移。TDEs可以通過抑制T細胞、NK細胞、B細胞和單核細胞功能引起腫瘤細胞免疫逃逸。
血液循環是腫瘤生長的必要條件,腫瘤血管新生對于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至關重要。TDEs所包含的多種物質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形成豐富的血管網為腫瘤生長提供能量,例如,通過上調VEGFR2信號通路、PI3K/AKT通路,引起內皮細胞表面E-cadherin 和 β-catenin丟失促進內皮細胞運動。
圖5. TDEs促進血管新生
?TDEs可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腫瘤轉移,成為腫瘤診斷、治療相關研究的熱點,該文作者總結了目前利用腫瘤外泌體作為診斷標志物、治療靶點的研究成果和展望。?
參考文獻:
Role of tumour-derived exosomes in metastasis. BiomedPharmacother. 2022 Jan 21;147:112657.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linchuang/lcyj/883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