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療法的已經爆紅,相信大家驚嘆于這項技術的同時,更驚嘆于它的天價。
那么市場上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兼具價格低和副作用小 兩大特點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么我們今天先從免疫療法的故事講起。
狹義地講,常說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細胞療法,就是通過直接向患者輸入激活的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癥;第二類是干預療法,就是通過藥物或者疫苗來激活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癥。免疫療法,相對以往的抗癌手段,有一個最本質的區別: 它針對的是免疫細胞,而不是癌細胞 。
只要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 “ 再強一些 ” ,就可以根源性、 持續性地抵御和消 滅癌細胞 , 免疫治療的原理正在于此。
比120萬一針的CAR-T更接地氣,GP96 你了解多少?
CAR-T產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藥物,而是上述的細胞療法,且是“高度個性化治療”。CAR-T產品只對當前患者有特異性療效,無法在一次改造之后就廣泛應用于所有人,所以患者需要支付相當高昂的“個性化治療”費用。
干預療法,即通過藥物或疫苗來激活免疫系統,達到治療癌癥甚至治愈癌癥的效果,由于其無需額外負擔個性化改造的費用,價格相對平民化。
有這樣一個團隊,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研究熱休克蛋白gp96免疫學功能和生物學功能,聚焦乙肝病毒與肝癌等腫瘤免疫、自身免疫疾病,建立了以熱休克蛋白gp96作為T細胞佐劑研發平臺。
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從健康人胎盤提取的熱休克蛋白gp96,天然結合胎盤中52種癌胚抗原,通過注射后可活化人體特異性T細胞,殺傷處于快速生長的腫瘤細胞,提高機體抗腫瘤的免疫力。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來源于腫瘤患者腫瘤組織的gp96具有良好的抗腫瘤免疫活性。
簡單來說GP96是一種蛋白質,屬于熱休克蛋白家族,而這個蛋白家族具有天然結合各種抗原的特性。因此胎盤中提取的GP96,天然結合 胎盤中的52種癌胚抗原,其進入人體內后將此抗原信息遞呈給免疫系統,就相當于給免疫系統提供了癌細胞的照片,使其更易識別體內的癌細胞,并將其消滅。
比120萬一針的CAR-T更接地氣,GP96你了解多少?
CAR-T產品是抽取患者血液后,在體外,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T細胞進行改造,讓它成為更好地識別并且攻擊腫瘤的CAR-T免疫細胞,然后再注入體內,它可以在癌細胞的干擾下繼續識別并消滅癌細胞。
熱休克蛋白GP96與 CAR-T產品 其最顯著的區別是:整個作用過程是在體內進行的。患者無需抽血,只需要將GP96通過腋下淋巴結注入體內,即可激活免疫細胞,實現對癌細胞的消滅和預防。該蛋白制劑不止對癌癥人群有效,健康人群同樣可以獲益。
目前CAR-T療法應用最多的還是血液腫瘤領域 ,但血液腫瘤患者在所有癌癥患者中只占到10%左右的比例。更高比例的實體腫瘤,由于有脫靶效應、免疫細胞不易進入實體瘤內部等因素,該應用尚處于臨床前期試驗階段。
GP96由于其攜帶多種癌胚抗原信息,適合胃癌、肝癌、肺癌、結直腸癌、腎癌、乳腺癌等十幾種實體腫瘤的術后治療。
CAR-T療法的主要副作用是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嚴重者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GP96因其獨特的天然性,沒有明顯 毒 副反應 ,該藥物潛在的毒副作用包括輕微疲勞以及常見蛋白疫苗的輕微副反應等 。
CAR-T產品由于需要支付高昂的“個性化治療”費用,僅一針就需要120萬 元。
GP96蛋白制劑,胎盤中提取,無需額外負擔個性化改造的費用,價格不及CAR-T產品的十分之一 。
免疫療法的出現是近年來臨床上的巨大突破,兩者的不同也給癌癥患者增強了對抗病魔的決心和堅持活下去的希望。
近日在“2021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中,熱休克蛋白GP96憑借在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功效,因其 具有靶點新穎、安全有效、沒有藥物依賴性和市場廣闊等特點 , 在100多個項目脫穎而出, 斬 獲“最具投資價值獎”。
細分GP96領域,目前全球共有三家實驗室在做,兩家在美國,另外一家正是國內孟頌東教授的實驗室。孟頌東在美國西南醫學中心腫瘤免疫中心學成歸來后,20多年來一直從事熱休克蛋白GP96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孟頌東教授說:“打一針就能預防癌癥,這是我的終極目標”。期待孟教授的GP96能在預防和治療癌癥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120萬一針的CAR-T更接地氣,GP96你了解多少?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熱休生物創始人。主要研究病毒、腫瘤免疫及疫苗研制。
2007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主持參與科技部“973計劃”“863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與重點項目。先后在Lancet、Hepatology、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發表論文40余篇。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600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