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大量飲酒、脂肪肝和其他肝損傷原因是導致肝癌的元兇,更可怕的是,85%的肝癌患者一經查出就是中晚期,基本不存在手術機會。那么得了肝癌真的無藥可治嗎?
近兩年,肝癌新藥和創新療法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問世,給晚期肝癌患者帶了新的選擇和希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肝癌免疫治療的新進展,供大家參考,堅定大家抗癌的信心。
肝癌的五大傳統治療方式
在介紹最新進展之前,我們先來系統認識下肝癌傳統的五大治療手段:
手術切除
對于沒有肝硬化的早期肝癌患者,手術通常是最佳選擇,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患者需要有足夠健康的肝臟保證手術后肝臟功能能夠正常發揮肝臟。但手術成功后,還是會有70%的患者會在五年內復發。
肝移植對于病灶僅限于肝臟,但無法手術的患者可以選擇肝移植。這種治療的優勢是它不僅可以治療癌癥,而且可以治療任何潛在的肝臟疾病,例如肝硬化。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由于供體肝臟的數量有限,因此醫生會篩選在移植后具有最佳預期生存率和最低復發風險的患者。
例如,移植候選者應有一個肝結節,其大小不超過5厘米,或兩個或三個結節,每個結節的長度不超過3厘米,標準非常嚴格。
消融
消融屬于介入治療的一種。指使用諸如將酒精注入腫瘤(經皮乙醇注射)或使用射頻消融,微波之類的熱能技術和冷消融破壞腫瘤。適合腫瘤較小且數量有限的患者。
化療
化療屬于一種全身治療,能對已經擴散到遠處器官的癌癥有用。但是,肝癌抵抗大多數化療藥物。在肝癌中作為全身性化療最有效的藥物是多柔比星(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順鉑。但即便是這些藥物也只會縮小一小部分腫瘤,而且反應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即使使用藥物組合,在大多數研究中,全身性化療也無法幫助患者延長壽命。
化學栓塞
化學栓塞也屬于一種介入治療。癌癥依靠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生長和生存。肝癌的血液供應主要通過肝動脈提供。在經動脈化學栓塞(TACE)的過程中,將化療藥物注入提供癌癥營養的肝動脈分支中,使化學療法可以集中在該區域。另外,肝動脈被阻塞(栓塞)可以減少向癌癥的血液供應并進一步阻止其生長。這種方式無法治愈,但可以提高生存率。通常,患者要求門靜脈(肝臟的其他主要血液供應)有足夠的血流量,才能接受TACE治療。
肝癌免疫治療新進展
近年來,免疫治療在肝癌治療領域迎來了巨大突破。已獲批的免疫治療方案包括:
一線治療:Atezolizumab+Bevacizumab,信迪利單抗+貝伐單抗;
-
二線治療:Opdivo,Keytruda,卡瑞利珠單抗,替雷麗珠單抗。
另外還有CAR-T療法在肝癌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給病友們帶來了新的選擇。
2021年6月22日,替雷利珠單抗獲批治療肝細胞癌
2021年6月2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官網最新公示,百濟神州抗PD-1抗體新藥替雷利珠單抗針對肝癌新適應癥上市申請(sDNA)已獲得批準,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
2021年6月25日,信迪利單抗+貝伐珠單抗獲批肝細胞癌一線治療
2021年6月25日,信達生物制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準創新PD-1抑制劑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用于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這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用于肝癌患者一線治療的PD-1免疫聯合療法。
中國研發GPC3 CAR-T療法
華人團隊靶向GPC3的CAR-T細胞療法CAR-GPC3 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出爐,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重磅腫瘤學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再一次引起轟動。
GPC3是一種癌胚抗原,參與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和凋亡。正常組織中幾乎未見表達,但在70-80%的肝細胞癌中表達。GPC3因其腫瘤特異性,被認為是極有前景的腫瘤免疫治療靶標。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靶向GPC3 CAR T細胞治療肝細胞癌的全球首個臨床試驗。在最新公布的這項研究中,入組了13例晚期肝癌患者(2015年12月至2019年7月24日入組)。結果顯示:
13例受試者中2例獲得部分緩解(PR);
-
3年、1年、6個月生存率分別為10.5%、42.0%和50.3%;
-
中位生存時間(OS)為278天(常規治療下晚期肝癌的總體生存期為3~6個月)。
希望免疫治療能給病友們帶來新的希望。相信隨著免疫治療的進展,會有更多癌癥患者可以從中受益。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1841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