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人類醫學正在加速進入細胞生物時代,干細胞再生醫學和免疫細胞技術不斷獲得新的突破,逐步在世界各國市場嶄露頭角,為一些難治性疾病提供了多一種選擇,不僅推動了生物醫學產業的深度變革,也將引領著新時代的到來。
那么對于細胞生物技術中的兩大熱點——“干細胞”和“免疫細胞”究竟有何異同?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干細胞(左)和免疫細胞(右)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種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再生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根據干細胞所處的發育階段分為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根據干細胞的發育潛能分為三類:全能干細胞、多能干細胞和單能干細胞(專能干細胞)。
免疫細胞,俗稱“白細胞”,是指與免疫應答有關的所有細胞,主要包括T細胞、B細胞、殺傷細胞(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單核吞噬細胞等。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由細胞構成的王國,極其精密復雜,同時又高度有序。任何偉大的王國都既需要能干的建設者,也需要勇猛的防衛兵,我們的身體細胞王國也不例外。
干細胞是建設者
當我們的人體還在成長時,干細胞是細胞王國的建設者,通過分化源源不斷提供新生細胞,增加我們身體細胞的數量;?當我們成年后身體不再成長,干細胞又會扮演細胞王國的維護者,及時替換和更新衰老或受損的細胞。
免疫細胞組成了我們身體王國的防御體系
當有外敵入侵,如細菌和病毒,免疫細胞就會扮演細胞王國的軍隊,快速反應,將其清除。
如果細胞王國中出現叛變分子,如正常細胞突變為癌細胞,免疫細胞就會扮演安保系統,將其識別并清除。
當外敵入侵過多,或王國內叛變分子太多,免疫細胞沒有能力全部清除時,我們的身體就會生病。?
不幸的是,當我們不斷變老(30歲以后),體內干細胞和免疫細胞的數量及活力均會不斷減弱。
幸運的是,科學家開發了基于干細胞和免疫細胞的生物醫學技術,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干細胞:
1、根據分化潛能不同,分為全能干細胞、多能干細胞、單能干細胞;
2、根據發育階段不同,分為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
3、根據取材來源不同,可分為骨髓、骨膜、脂肪、滑膜、骨骼、肌、肝、乳牙、臍帶、臍帶血干細胞等;
4、根據組織功能不同,可分為造血、神經、心肌、血管、皮膚干細胞等。
如果把人體比喻為一棵樹,深埋大地的種子就是全能干細胞(天然的胚胎干細胞和人工制備的誘導多能干細胞),可以分化出完整的人體(如同種子)。
大樹的主要枝干可以比喻為多能干細胞,主要包括亞全能干細胞和間充質干細胞。
末端的枝干是專能干細胞,如造血干細胞,只能分化為血液系統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如同果實和樹葉)。
人體成熟的功能細胞,如皮膚細胞,心肌細胞、腎細胞等,就如同大樹枝椏末端的葉子和果實,隨著季節的變化不斷凋零,需要干細胞不斷分化補充和更新,以維持生命的運轉。
二、免疫細胞:
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和最近特別火的CAR-T細胞。
NK細胞是我們人體骨髓中不可或缺的先天性免疫細胞,它可以直接清除人體衰老細胞,間接活化吞噬細胞、T細胞等,增加對病毒的清理。
目前可以通過采集外周血(50-100ml),從而安全地將人體自身健康的NK細胞從血液中提取出來并進行獨立培養,增加NK細胞的數量,保持純度達到90%以上,提高NK細胞的抗病毒能力,對病毒、衰老細胞、癌細胞的殺傷率達到80%以上,可以大幅度減少患癌的可能性。


干細胞可以從多種人體組織中提取。以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間充質干細胞為例,最初是從骨髓中提取的,后來在血液、脂肪、牙髓等多種人體組織都能提取到。15年前(2004年),科學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最豐富最優質的天然來源是通常被丟棄的胎盤。
美國 Celularity 公司統計,胎盤干細胞的巨大潛能有待開發
目前,免疫細胞的來源主要是血液,包括成人的外周血和嬰兒的臍帶血。血液中含有大量功能成熟的免疫細胞,在我們的身體內不停循環,時刻保護我們的健康。


當我們的身體細胞有創傷,需要被替換或修復時,就需要干細胞發揮作用。例如,當身體發生嚴重外傷時,或者發生糖尿病、冠心病、老年癡呆、肝硬化等慢性病時,本質上是那些器官的細胞受到了損傷,這時就可以輸注干細胞進行修復。
免疫細胞主要發揮4方面的作用:
?抗衰老可及時替換組織中衰老的細胞,延緩衰老進程。
?改善慢病疾病時,存儲的免疫細胞可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定向查殺病變細胞,改善慢病。
?亞健康調理在身體免疫力下降或出現亞健康狀態時,可有效調節并強化免疫系統,緩解亞健康狀態。
?癌癥預防能在細胞發生病變的早期便加以清除,防止癌細胞擴張。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186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