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腫瘤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的難題之一,每年全球罹患癌癥的人數超過1400萬,而死于癌癥的人數超過800萬 。如此高的患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臨床上缺少有效防治手段的現狀。
全球前十癌癥發病及其對應死亡人數

(資料來源:Globocan 2018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http://gco.iarc.fr)
目前治療腫瘤的手段主要有手術、放射療法和化學藥物治療。腫瘤屬于全身性疾病, 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破壞是腫瘤復發、擴散和轉移的重要原因,可以說只要能夠阻止了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就解決了癌癥的根本問題。
最近幾年,隨著人類對基因技術的了解,分子靶向治療和生物治療的發展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將生物治療結合傳統治療在改善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取得的顯著效果,讓很多晚期腫瘤患者看到了希望。
一
腫瘤的生物治療按照治療的原理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劑治療、腫瘤疫苗治療、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
其中免疫細胞治療被認為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后的第四大腫瘤癌癥治療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分離獲取的患者自身免疫細胞,在細胞因子的誘導下,在體外,大量擴增出具有高度抗腫瘤活性的免疫細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以恢復患者免疫的力量,攻擊腫瘤細胞的治療方法。

在癌癥進化過程中,體內的癌細胞是需要躲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監視,逃逸后反復分裂,使免疫細胞很難阻止癌癥的發病和發展,有些癌細胞甚至會抑制免疫細胞的增殖并且攻擊免疫細胞。這就好比,人體內的反叛者癌細胞,在經過最初的安保軍隊免疫細胞的搜捕后逃逸,并不斷壯大反叛者實力,最終使得安保軍隊沒法阻止反叛者進軍的步伐,在交戰過程中,反叛者不斷攻城略池,最終占據人體,反叛成功。
而免疫細胞治療就好比人為的對免疫細胞進行武裝力量增強,將普通士兵改造成超級士兵,再回輸到病人體內的戰場,從而使得戰爭格局發生變化的做法。
點擊閱讀:↓↓↓
二
20世紀70年代以來,DC和NK細胞的先后發現及近年來的進一步研究證明了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相對僅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的晚期肺癌、胃癌、腎癌等腫瘤患者,輔助免疫細胞治療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均獲得明顯延長,治療總體有效率也大幅提高。其具體優勢如下:
01. 彌補傳統治療的不足
身體發生惡性腫瘤后,對很多腫瘤來說,盡早手術切除是第一選擇。但是單純手術療法不能清除殘留在血液和淋巴系統中的腫瘤細胞,因此,手術后或失去手術時機的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或放射治療。然而化療、放療也不夠全面,應輔以其他方面的治療。
02. 減少術后復發與轉移
我們通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放化療是無差別攻擊。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本來癌癥患者的免疫力就低下,再經受這樣對抗療法的折磨后,身體的免疫系統幾近崩塌。這時候,進行免疫細胞干預治療,可顯著增強腫瘤患者免疫系統功能,有利于清除術后體內殘留的癌細胞及微轉移灶,降低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發生的幾率。
03. 聯合治療提高預后
在腫瘤放療和化療間歇期間進行免疫細胞治療,具有協同抗腫瘤效應,同時有助于患者更能耐受放療和化療的毒副反應,并增強抗御腫瘤的能力,提高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效果。
04. 對少數腫瘤針對性較強
免疫細胞治療腎癌、惡性黑色素瘤等這些對放、化療敏感性較低的特殊類型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的優勢。
05. 提高生命質量
免疫細胞經體外激活擴增修飾后回輸體內,不僅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而且激發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達到控制腫瘤復發和轉移的目的,實現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多重目標。
06. 安全、低或無副作用
與傳統方法相比,生物治療的針對性更精確,僅僅是針對腫瘤細胞本身的一種治療。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而不是傳統的化學藥品來殺傷腫瘤細胞的,所以說安全有效,低不良反應也正是該技術的優勢。
從目前大量的科研數據可以看出,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猶如一盞明燈,不僅為在苦苦摸索優越治療方案的臨床醫生指引了方向,也是癌癥患者的生命之光,讓他們在本已無望的診療生涯看見生的希望,同時也看到治療以后痛苦不堪的低劣生活得到改善。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1086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