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脊髓損傷是由于各種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結構和功能的損傷,造成損傷水平一下脊髓功能(運動,感覺,反射等)的障礙。它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損傷,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癱或四肢癱,嚴重的影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參與社會活動能力。
脊髓損傷常致嚴重殘疾,并且延續(xù)終生,是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常見病因有車禍、意外暴力損傷、高處跌落等。脊髓損傷患者生存期很長,其平均壽命比健全人僅減少4—5年,康復醫(yī)療需求迫切。
目前,盡管脊髓損傷的治療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如何有效地修復神經(jīng)缺損,仍是臨床治療的難題。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成體干細胞,具有來源廣泛、易于分離保存、具備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歸巢”等特點。因而在臨床上受到更多的關注,是目前治療脊髓損傷極具前景的方法之一。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患者20例
約旦安曼約旦大學醫(yī)學院、約旦大學細胞治療中心的研究團隊在行業(yè)期刊Cytotherapy上發(fā)表了題為Safety and potential efficacy of expand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of bone marrow and umbilical cord origi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spinal cord injuries: a phase I/II study(慢性脊髓損傷患者骨髓和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的安全性和療效:一項I/II期研究)的研究成果(下圖)。
背景和目的:脊髓損傷(SCI)影響患者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福祉。目前,慢性脊髓損傷的治療方式限制了臨床療效。
間充質干細胞(MSCs)顯示出解決神經(jīng)組織損傷的前景。這項單中心、開放標簽、平行分組的隨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術中病灶周圍注射擴增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 ),然后每月鞘內注射,與每月鞘內注射擴增同種異體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治療慢性脊髓損傷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該臨床招募了20名至少有1年脊髓損傷時間的參與者。A組的每個參與者接受病灶周圍的BMMSCs,然后每月鞘內注射BMMSCs三次,而B組每月鞘內注射UCMSCs三次。在最后一次注射后至少1年內,使用美國脊髓損傷協(xié)會(亞洲)評分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果:A組包括11名參與者,而B組包括9名。平均隨訪時間為22.65個月。輕度短期不良事件包括頭痛和背痛,沒有長期不良事件的實例。兩組的亞洲總分都有顯著改善,其中A組的運動改善更明顯。
總結:這項研究首次采用了兩種類型的MSCs以及兩種注射方式,結果表明,所使用的兩種MSCs都是安全的,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SCI患者的感覺和運動評分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療效結果。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40736.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yè)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fā)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y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