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就如同花朵的根部,它源源不斷地輸送,保持年輕態的重要養料“雌激素”。其主要功能有兩個:一是產生并排出卵子,為孕育生命做準備;二是分泌多種激素,以維持女性第二性征、維持月經周期、參與機體代謝等。
女性一生中會排出400個左右的成熟卵子,正常情況下每次月經會排出1個卵子,而年齡是影響卵巢生殖功能的最大因素。受孕功能在20-30歲的時候是最好的,30歲以后卵巢的功能開始下降,37.5歲進入更年期,50歲左右進入絕經狀態,這就是卵巢一生的功能狀態。
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女性朋友在40歲以前,本不該絕經的年齡發生卵巢功能衰竭,不來月經了或者月經稀發,就是我們常說的“卵巢早衰”。
其實,現在的專業術語是“卵巢功能不全”(POI)。嚴格來說,卵巢早衰是卵巢功能不全的最終階段。
卵巢功能早衰(POF)是指女性40歲之前由于多種病因出現卵巢功能衰竭,表現為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指標變化,病情則以閉經或者不孕為主。被認為是導致不孕的“不治之癥”。 卵巢早衰現狀
該病的診斷標準是指: 40歲以前出現至少4個月以上閉經, 并有2次或促卵泡激素FSH>40IU/L (兩次檢查間隔1個月以上) , 雌二醇
近年來卵巢早衰呈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卵巢早衰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兩大威脅主要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及生育能力喪失,雌激素水平降低增加了女性患骨質疏松和冠心病的危險。而處于生育期的女性提早閉經、生育能力喪失,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很多女性因缺乏專業知識,對卵巢功能衰退并不在意,不注重月經量等問題,甚至有些女性到了生育年齡發現不孕等問題才到醫院就診,這樣會錯過了延緩卵巢早衰的機會。
卵巢中卵的數量是只減不增的,如果卵巢早衰,往往只能通過藥物治療進行控制或改善,但不可逆。所以,避開危險因素,是防止卵巢早衰最重要的方法。
常見的危險因素主要有:自身免疫性卵巢損傷、染色體和基因缺陷、感染因素、醫源性因素等。
臨床上主要有雌激素替代治療以及促排卵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卵移植、DHEA治療等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收效甚微,這些療法雖然能夠緩解卵巢早衰的一些臨床癥狀,但尚無法從根本上修復受損卵巢功能,無法恢復患者的生育功能。
卵巢早衰的福音—干細胞
近幾年,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卵巢早衰是可以通過干細胞干預以達到延緩甚至阻止卵巢的提前衰老。
干細胞具有“歸巢”屬性,通過將高數量和質量的干細胞直接回輸到患者卵巢,利用干細胞的自我復制和分化潛能來修復受損的細胞,恢復受損器官、組織的正常功能。為卵巢早衰引起的絕經、不孕不育等女性患者帶來福音。
干細胞干預卵巢早衰的主要方式: ●?靜脈細胞回輸 ●?通過介入方式進行卵巢動脈釋放 ●?腹腔鏡下直視卵巢細胞注入
臨床研究 目的: 了解間充質干細胞技術治療卵巢早衰的安全性、可行性,并探討功效和劑量調整。 方法: 學者將9例卵巢早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三組,分別接受間充質干細胞回輸,通過腹腔鏡將準備好的5×10^6、10×10^6、15×10^6的MSCs回輸到卵巢中,每組細胞分配三名患者接受回輸。 評估指標: MSCs移植對女性月經恢復的影響;激素水平:促卵泡激素(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卵巢功能:通過超聲檢查評估卵泡計數和卵巢體積。 研究結果: ●?月經恢復情況: 參與研究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生早發副作用,未見繼發并發癥,其中4例患者觀察到月經恢復,接受MSCs回輸15×10^6組中2例患者在2個月后恢復月經;5×10^6,10×10^6組中2例患者在1個月后恢復月經。 ●?激素水平變化: 參與研究的4例患者血清FSH水平降低至25 U /L。5×10^6、10×10^6細胞組中2例患者,血清FSH在回輸后1年內發生不一致下降;在回輸1年內5×10^6細胞組中有1例患者、10×10^6細胞組中有2例患者、15×10^6細胞組中3例患者,AMH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卵巢功能變化: 隨訪期間患者卵巢體積大部分有變化,各組卵巢體積變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結果顯示: 在MSCs回輸后3個月,9例病人共有6例患者月經恢復,其中有1例成功懷孕并分娩了二胎。 結論: MSCs的營養支持作用、免疫調節作用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等優勢,使其可以在卵巢早衰治療中,有效抑制生長卵泡凋亡,對卵巢進行修復。由此可見,MSCs干預卵巢早衰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未來展望
卵巢早衰是當今醫學的一大難題,醫學工作者正在全面而深入地評價干細胞技術改善恢復卵巢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干細胞干預卵巢早衰或可成為患者的新選擇,幫助女性留住年輕芳華。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5758.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