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MSC干預新冠的研究案例
研究案例一
2022年2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院士團隊公布了使用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治療COVID-19重癥患者隨訪1年的結果,文章發表于《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

結果顯示: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給藥對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變和癥狀的恢復具有長期益處,且患者癥狀更輕和生活質量更好,睡眠困難、日常活動和數字評定量表評分均得到顯著改善。
本次研究共有100名患者接受了隨訪。王福生院士及其團隊每隔3個月隨訪患者1次,為期1年,以評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與安慰劑組相比,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全肺病變體積改善了10.8%,并且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在每一個隨訪節點都顯示出固體組分病變體積比例減少。此外,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組有17.9%的患者在12個月時CT圖像變為正常,而安慰劑組沒有。
在每次隨訪時,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組的相關癥狀發生率均低于安慰劑組,中和抗體均為陽性,中位抑制率分別為61.6%和67.6%。兩組術后1年隨訪不良事件及12個月腫瘤標志物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研究案例二
2021年10月2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趙春華團隊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佑安醫院金榮華團隊及美國Versiti血液研究所 Yan-Qing Ma 等,在 Cell Research 期刊發表了題為: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improves outcome of COVID-19 patients via multiple immunomodulatory mechanisms 的研究論文。
這項2期臨床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有助于新冠肺炎患者預后,研究團隊還通過單細胞RNA測序進一步揭示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冠的潛在機制,間充質干細胞通過調節免疫微環境和促進組織修復,來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
研究案例三
2020年3月,趙春華團隊在 Aging and Disease 期刊發表論文,在7名新冠肺炎患者中進行臨床試驗,發現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療法能迅速、顯著改善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的預后,有效規避細胞因子風暴,且無明顯副作用,為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提出新思路。
總? 結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583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