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旗下eBioMedicine期刊曾發表文章指出,過度的壓力會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長期持續處于壓力之下,無論是心理的、生理的還是環境的,都會導致慢性炎癥。?
長期壓力大,身體很受傷!

1. 心腦血管疾病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身體會釋放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長期處于壓力中可能導致頭暈、心跳不規則,以致腦梗、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2. 肥胖和糖尿病
除了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壓力也越來越成為肥胖及糖尿病的幕后推手。人體激素有自身的變化規律,不睡覺或壓力大時這些激素會處于應激狀態,導致激素水平改變。這些激素水平與胰島素是對抗的,時間長就會打亂與胰島素之間的平衡,導致人體脂肪代謝、血糖代謝以及神經免疫系統紊亂,就可能引發糖尿病。

3. 皮膚出現問題
當神經系統處于壓力之下時,頭疼的頻率和程度會不斷增加,也易出現肌肉緊張,尤其是頭頸部、肩部、背部的緊張。此外,皮膚對壓力特別敏感,皮膚干燥、有斑點和刺痛都是典型的反應征兆。

有這些表現,你就要減壓了!
很多人被壓力吞噬的表現是脾氣越來越壞,有時一件小事都能讓人火冒三丈,被戾氣裹挾失去理智。
壓力通常有三方面信號:心理信號、生理信號和行為信號。包括:情緒壓抑 、起伏不定、意志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一些與年齡不匹配的表現,甚至出現:感冒、發燒、拉肚子、打人、摔東西、出差錯的概率增加等。

干細胞幫您調節身體狀態,不懼壓力!
循環系統疾病,指因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引起的心、腦及全身各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是發展中和發達國家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且近年來發病率持續上升。在過去十年中,間充質干細胞因促血管生成和抗炎特性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并顯示出良好臨床效果,為循環系統疾病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Fang等對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同種異體HUC-MSCs靜脈輸注,輸注后12個月末觀察到2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數改善,證實了HUC-MSCs移植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Bartolucci等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表明,給予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靜脈輸注同種異體HUC-MSCs后,左心室射血分數較對照組(未輸注UC-MSCs)顯著提高,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為靜脈輸注UC-MSCs治療心力衰竭提供了臨床證據。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為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絕對缺乏。Lu等開展的一項非隨機平行對照的前瞻性研究評估了MSCs治療1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研究共納入53例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3例成人(≥18歲)、20例青少年。MSCs治療組(n=27)首次治療為全身輸注同種異體UC-MSCs,隨后在3個月時重復治療;對照組(n=26)僅給予胰島素強化治療,均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結果顯示40.7%的MSCs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約是對照組的2.5倍。

Kong等評估了UC-MSCs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靜脈輸注3次UC-MSCs,并對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結果表明輸注UC-MSCs的治療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顯著降低。
另有研究表明在體外誘導HUC-MSCs向神經功能細胞分化,隨后向體內移植,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較好治療。

皮膚衰老不可避免,具體表現多種多樣,包括皮膚變薄、皮膚彈性降低、顴骨脂肪萎縮、皺紋、粗糙、色素沉著等。
間充質干細胞抗皮膚衰老方面有良好的前景和潛力。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發揮抗皮膚衰老的作用:①釋放可溶性信號因子,增加真皮成纖維細胞的遷移、增殖和趨化性,促進組織修復;②促進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產生,抑制金屬蛋白酶活化,促進對紫外線輻射誘導的衰老的保護;③減輕機體炎癥。


隨著抗衰老和醫學領域的不斷轉換和應用,眾多科學家也將干細胞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干細胞正在為人類創造一個新的時代。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332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