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作為孕育胎兒的器官,一旦出現子宮老化,可能導致女性受孕困難,還有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增加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等。卵巢則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對性激素產生、調節生殖周期和月經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卵巢作為女性生理衰老的起搏器,往往比其他身體器官更早衰老,這又會反過來引發全身衰老。而同齡男性如果睪丸功能沒有明顯下降,從理論上來說,只要他們的配偶足夠年輕,他們仍然有能力做父親,這可能與睪丸干細胞能持續產生精子和維持睪丸功能有關。
因而,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注重保養,以期青春永駐,除了外在的保養措施外,干細胞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也為延緩女性衰老帶來了新的希望。
1
研究表明,衰老過程可能與卵巢皮質原始卵泡中,卵母細胞數量和質量的逐漸下降有關。卵巢可因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導致卵泡減少,甚至終止排卵。而卵泡減少的本質是卵泡耗竭后,內源性卵巢女性生殖系干細胞(FGSCs)數量減少,因此,探索FGSCs衰老的機制,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女性卵巢衰老問題。
子宮子宮內膜干細胞(EnSCs)是從子宮內膜組織中分離出來的成體干細胞,負責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的周期性再生,該細胞存在于子宮內膜基底層,對子宮內膜的自我修復有重要作用。子宮內膜干細胞的干性喪失和子宮內膜基質細胞(ESC)的衰老參與介導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的病理過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胚胎著床。此外,子宮內膜微環境改變也可誘導子宮內膜干細胞過早衰老,進而影響子宮內膜功能。如果想要了解干細胞抗衰的更多內容,可以咨詢國際干細胞研究醫學部。
研究表明,干細胞能夠自我更新,并且可以根據環境和信號,分化成特定的組織類型,因而,干細胞移植在治療女性衰老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干細胞療法是預防子宮老化的靶向治療。同時,通過促進特定激素的產生和減少顆粒細胞(GC)凋亡來增強卵巢功能;此外,干細胞移植還可以加速卵子發生或提供有利環境,從而促進卵泡發生。
間充質干細胞(MSC)是多能成體干細胞,可來源于脂肪組織、臍帶血或骨骼,研究證實可用于修復病理狀態下的子宮和子宮內膜損傷,但目前仍缺乏對老化人類子宮的研究。
(1)子宮內膜間充質干細胞:可能會促進子宮內膜組織再生,并可用于治療不孕癥和反復流產等生殖障礙。
(2)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自然衰老和化療損傷的小鼠模型中,補充此類干細胞可通過促進子宮腺體和子宮內膜組織重塑,以改善子宮形態。
胚外層來源的羊水干細胞是一種多能細胞群,增殖速度快于間充質干細胞,而且具有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的標記。研究證實,從轉基因小鼠移植此類干細胞,可防止卵泡閉鎖,并保留健康的卵泡。
卵原細胞和月經血來源的基質細胞是兩種類型的基質細胞,僅來源于女性卵巢干細胞。因其具有分化能力和靈活性,為治療因衰老等原因所致的不孕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可分化成卵原細胞,作為胚胎卵母細胞的直接前體狀態,為卵巢儲備不足,無法產生活卵子的夫婦帶來了希望,同時也為不育個體生殖細胞的臨床應用邁出了令人興奮的一步。不過由于受到倫理限制和致瘤性影響,很多國家不允許資助此類研究項目;但也有一些國家,比如日本已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重新評估了受監管的格局以及種系基因組編輯項目。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衰老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女性的關注,而卵巢、子宮等生殖器官的老化與女性生育能力和生殖功能障礙密切相關,很多女性也因此失去做媽媽的權利,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癥等疾病的發生風險。而隨著干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該項技術為逆轉生殖器官衰老問題帶來了新的希望,而且通過脂肪干細胞移植等技術,還有助于幫助女性維持“不老容顏”。不過該技術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免疫排斥、倫理問題等。對干細胞療法和抗衰老感興趣的女性朋友,可以聯系國際干細胞研究醫學部,幫您進行初步評估。
[1]Wu Y,et al.Unveiling uterine aging: Much more to learn. Ageing Res Rev. 2023 Apr;86:101879. doi:10.1016/j.arr.2023.101879. Epub 2023 Feb 8. PMID: 3676436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68163723000387?via%3Dihub
[2]Ali I,et al. Stem Cell-Bas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and Infertility: A Focus on Aging. Cells. 2022 Nov 22;11(23):3713. doi: 10.3390/cells1123371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738202/
[3]Hong W,et al.Female germline stem cells: aging and anti-aging. J Ovarian Res. 2022 Jul 4;15(1):79. doi: 10.1186/s13048-022-01011-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251950/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306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