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身體哪里有毛病,是肝臟,關節(jié),還是大腦,為什么每次都是靜脈回輸干細胞?這些通過靜脈進入我身體的干細胞,到底去哪里了,能到達我的傷患處嗎?”
干細胞能夠用于治療的原理除了增殖以及定向分化能力外,起重要作用就是歸巢效應。
干細胞可以自己找到自己的“家”,而這個家是適合她自己生存的地方,就像自帶導航系統(tǒng)一樣,永遠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歸巢”。
內源或外源的干細胞可以在外周血中“溜達”一圈后,尋找到并進入微環(huán)境適宜的“niche(干細胞巢)”中并定居其中,安居樂業(yè)。
“歸巢(homing)”這個概念早在1983年科學家就曾提出過,原本是指循環(huán)在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有遷移回派生出它們的淋巴組織部位(如淋巴結)的傾向,這一回歸現象稱為“淋巴細胞的歸巢”。后來“歸巢”這一概念也逐漸引申到干細胞。
干細胞歸巢就是指自體或外源性干細胞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能定向趨向性遷移,越過血管內皮細胞至靶向組織,并定植存活的過程,類似于人體局部炎癥反應后大量白細胞遷移至炎癥周圍。
干細胞的歸巢能力就像自帶了GPS,通過定位系統(tǒng)自動導航去身體需要它的地方,及時修復受損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歸巢在治療方面發(fā)揮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除了造血干細胞之外,干細胞的歸巢性主要是指的間充質干細胞MSCs。
2009年,Krap等建議將“間充質干細胞歸巢”定義為:MSCs在目標組織的脈管系統(tǒng)里被捕獲,隨后跨越血管內皮細胞遷移至目標組織的過程。大量研究發(fā)現,當機體缺血、缺氧、損傷時,機體內或者外源性MSCs具有向損傷部位優(yōu)勢分布的特質。
歸巢是MSCs安全有效的應用于臨床的關鍵。
干細胞周圍的細胞形成像搖籃樣的環(huán)境保護著干細胞,這一環(huán)境被稱為微環(huán)境(干細胞巢,niche),它是干細胞存在的基礎。微環(huán)境由和干細胞相鄰的各種細胞、細胞外基質(ECM)以及多種細胞因子等構成。微環(huán)境不僅給干細胞提供養(yǎng)分,同時還指導干細胞的行動,決定干細胞的分化方向。
微環(huán)境改變是MSCs 歸巢的始動因素,組織損傷局部表達多種趨化因子、黏附因子、生長因子等各種信號分子。
不同的微環(huán)境分泌不同的信號分子,吸引MSCs定向到達該組織。干細胞歸巢,最終歸巢至骨髓,歸巢至各個臟器,歸巢至炎癥及創(chuàng)傷部位,甚至歸巢至腫瘤部位。
近年來,大量干細胞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其中的一些研究表明,干細胞的歸巢性使其在治療疾病尤其是難治性疾病方面,表現出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和你的大腦一樣干細胞具有記憶功能
經研究發(fā)現,干細胞具有記憶功能,它可以記住曾經發(fā)生的損傷,并儲存創(chuàng)傷和炎癥的記憶。
干細胞常常與免疫系統(tǒng)合作利用這些記憶來改善組織對后來的損傷和致病性攻擊的反應,從而促進新的傷口的愈合。
傷口或其他有害的觸發(fā)炎癥的經歷會給駐留在皮膚中的上皮干細胞帶來持久的記憶,讓它們更快地愈合隨后發(fā)生的皮膚損傷。這些補充皮膚外層的上皮干細胞從炎癥中獲得線索。
初始的炎癥讓這些干細胞變得敏感:當它們再次感知炎癥來臨時,它們更快地作出反應。干細胞的記憶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短暫刺激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反應;對同一因素的二次刺激具有更加強烈的反應;對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反應。
干細胞在同一因素的二次刺激下會產生更強烈的反應。
紐約大學的免疫學家蘇魯蒂·奈克研究了有關皮膚及其他組織干細胞記憶損傷和炎癥的關系。
正如2017年發(fā)表在《自然》論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如果小鼠身上的皮膚斑塊發(fā)炎并愈合,那么那個部位的傷口愈合速度將是原來的2.5倍,這種效果可能長達6個月。在實驗中保留在干細胞中的記憶大有益處,因為它調節(jié)細胞使其在傷口愈合和再生方面更強大。
干細胞具有類似免疫細胞的短期記憶功能,表現在對短暫刺激維持較長時間的反應。干細胞記憶功能特點,可以用不同的因素處理,強化其治療特異性組織損傷或疾病的活性。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秘揭示造血干細胞歸巢全過程
盡管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就發(fā)現了造血干細胞的歸巢現象,可這群總數只有數千個、直徑只有10微米左右、游蕩在血液中的“小不點”,怎會乖乖進入自己該去的工作站,行使使命的呢?這始終是個謎。?
然而這個謎終于被科學家解開了!11月20日,《自然》雜志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院潘巍峻研究員最新發(fā)現:他們在全球率先通過活體成像觀察到了造血干細胞歸巢的全過程,還找到了影響其歸巢的關鍵因素-先導細胞。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9236.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yè)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fā)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y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