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般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它會破壞人體循環代謝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全身多器官病變,特別是心腦血管,這是“三高”最后的去處。全球每年有17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占整體死亡人數的1/3。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明確指出,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道防線就是控制“三高”。
早期主要癥狀包括耳鳴、心悸、頭痛、頭暈、眼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無力、手腳麻木等癥狀。專家認為,出現這些癥狀主要是因為人體的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所致。嚴重的高血壓患者多會出現腦、心、腎等重要器官受損。
高血糖最大的危害是導致糖尿病,該病臨床治療難度很大,目前還是終身性慢病,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糖尿病還會引起全身多器官受損,進而出現多種并發癥,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都是常見的并發癥。
在現代醫學中被稱為血脂異常(血液中脂肪過多),是一種吃出來的富貴病。高血脂的癥狀通常表現為:頭暈、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胸悶、心悸等,常常伴隨著體重超重與肥胖。?
血脂過多的患者會表現為“血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會堵塞血管、增高血壓,嚴重時可能導致血流中斷。而病變部位在心臟的患者可能會發生冠心病;發生在腦部的患者可能出現腦中風;如果血脂在眼底血管堵塞,可引起視力下降、失明;還可引起的疾病包括腎功能衰竭、肢體壞死、潰爛、膽結石、胰腺炎、老年癡呆等。
?
一.高血脂癥的診斷標準
?
當符合以下空腹靜脈血漿檢查指標≥1項,可診斷血脂異常:
1、甘油三酯( TG)≥2.3mmol/L ;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脂肪,大部分來自于飲食,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和儲存能量。如果體內的甘油三酯過多,就會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堆積,造成不同的后果。比如,堆積在皮下,人就會發胖;堆積在肝臟,會造成脂肪肝;堆積在血管壁,會造成動脈硬化。
2、總膽固醇( TC)≥6.2mmol/L ;
總膽固醇顧名思義是血液中各種膽固醇的總和,雖然它不能單獨作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性大小的準確標準,但是它的濃度可以說明脂代謝的情況。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4.1mmol/L ;
膽固醇是血管炎癥的修補材料,但是它不溶于水,無法在血液中轉運并進入細胞內,必須與特殊的蛋白質(即載脂蛋白)結合成可溶于水的脂蛋白。因此,當膽固醇搭上了載脂蛋白A這艘小船,就成為低密度脂蛋白。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與低密度脂蛋白恰恰相反。外周組織、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搭上了另一艘載脂蛋白B小船,從身體的其他部位回到到肝臟中,經肝臟代謝合成加工,轉化為膽汁排出體外,這一過程被稱為“膽固醇的逆運轉”,也起到了清潔血管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一定的范圍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指標越高越好。
二.高血脂的傳統治療方法
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高血脂患者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戒酒、早睡早起、增加運動量等。但很多時候,僅靠單純的生活干預方式是無法治好高血脂的。如果再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更得特別注意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藥物。
而且這些常規治療方法要求患者有較強的依從性,而很多患者自律性差,難以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或規律地服藥,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可能反復甚至加重。
為了使被冠心病和中風的陰影終日籠罩的高血脂患者們能夠早日重返健康,醫學界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干細胞研究進展火熱,為高血脂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途徑。
?
三.干細胞治療高血脂癥的原理
?
干細胞是人體內具有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發育成熟,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和細胞的能力,它作為一種“萬用”的修復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跨胚層分化為多種細胞,替換受損細胞。
干細胞可通過分泌生長因子,如表皮生長因子(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F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血管生長素(Ang-1)等,直接參與纖維細胞、內皮細胞等的再生與修復、促進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血液循環;
干細胞還可通過旁分泌作用參與免疫調節與抗炎,發揮抗氧化、抗凋亡的功能;
目前,干細胞已應用于高血脂的相關臨床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日本東京的研究院開展了一項脂肪源性間充質干細胞改善高血脂的臨床試驗。研究人員采用干細胞靜脈回輸的方法對動脈硬化的患者進行干預調理,且在細胞回輸過程中,無發現任何不良反應。干預結果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全身回輸調理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殘余顆粒(RLP)膽固醇水平。
其中,一位高血脂受試者在接受干細胞調理后,頸總動脈中層厚度(IMT)值從1.7 mm下降到1.1 mm。
?
注:正常IMT值應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間為內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間為斑塊形成,IMT大于1.4毫米為頸動脈狹窄。
也就是說,這位受試者從“頸動脈狹窄”改善為“內膜增厚”,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降低。
由此可見,干細胞調理可以切實幫助我們提高機體應對各種脂蛋白的代謝功能,能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濃度等指標,提高機體的糖代謝功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機體能量的供給和消耗平衡功能,從而達到改善高血脂癥狀,幫助我們預防冠心病、腦中風等的風險。可以說對于高血脂的調理,干細胞無疑是一種非常合適的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干細胞技術日漸成熟,如今臨床試驗結果已經證明我們能夠利用干細胞及時調節血脂,從而達到控制血脂、預防更嚴重的疾病風險。期待未來干細胞技術能夠應用在更多的醫學領域,為更多有需求的人群解決病痛困擾。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901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