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神經退行性疾病,以中腦黑質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退行性死亡為標志性病理學特征。
PD是由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在1817年一篇關于震顫性麻痹的文章中提出的,是世界上發病率僅次于阿爾茲海默癥的第二常見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后發病。
帕金森患者會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等癥狀,同時伴有抑郁、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心功能衰竭等晚期常見的并發癥。如控制不好,則會致命。
全球約有500多萬帕金森患者,中國帕金森患者將近300萬,中國成“帕金森第一大國”!在我國,每年新增超過10萬“帕友”,近年來帕金森還呈現年輕化的發病趨勢,其中“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約占總人數的10%。
PD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帕金森病已知的病因有以下幾方面:遺傳、環境毒素、人口老齡化加速、氧化應激、藥物所致、腦損傷。
?
對于帕金森的治療手段主要集中在藥物和手術兩種。而最廣泛試用的藥物就是左旋多巴,早期多巴胺能藥物能夠很好地控制PD癥狀,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帕金森治療“蜜月期”,一般只有3至5年。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非生理性DA濃度的波動以及多巴胺能藥物出現的脫靶效應,使得此類藥物逐漸失去療效,常會引起異動癥、凍結步態癥狀、關節僵硬等副作用,同時具有成癮性,大多數患者必須終生服用。
當藥物也無法控制癥狀時,則需要考慮使用腦深層刺激手術(DBS)。通過手術向腦中植入電極,并通過腦部節律器發出規律的電信號,用以調節腦部活動信息,控制運動癥狀。
DBS腦起搏器
然而DBS手術較局限:①手術治療費用較高;②適用范圍有限,較適用于PD晚期且無癡呆癥的患者;③手術副作用較大,或導致永久性認知障礙。
但很遺憾,這些方法并非對每個患者都有效,更重要的是,傳統的治療手段均無法逆轉神經變性,無法增加多巴胺能神經細胞的數目。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根治疾病。因此尋求一種從病因上提高神經系統細胞數目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間充質干細胞(MSC)逐漸應用于帕金森病的臨床治療中,其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旁分泌作用還可起神經保護、抗細胞凋亡、微血管再生、免疫調控和抗炎作用,促進受損細胞重建并減少細胞凋亡,從而緩解帕金森患者的病癥。
我國實行干細胞項目備案制度之后,已有三個關于帕金森的備案獲批:《人胚胎干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2017年首批)、《人源神經干細胞治療早發型帕金森病伴運動并發癥的安全性與初步有效性評價》、《人源神經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
研究人員入選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44-83歲,平均(65.47±10.47)歲;病程8-216個月, 平均(65.47±50.15)個月。
干細胞移植數量、時間、途徑:
① 移植的細胞數量:?計數5×10^6-2×10^7制作成混懸液4-6mL。
② 移植時間:1次/周,共3次,
③ 移植途徑:腰穿、頸動脈注射、介入。
功能評估:
有效性: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UPDRS) Ⅰ、Ⅱ、 Ⅲ部分:震顫、強直、步態、語言、表情、抑郁。修正Hoehn-Yahr分級量表以及帕金森病Schwab&England日常活動分級量表評分。
安全性:移植前、移植后7d,移植后1,3,6,12 個月檢測和評估血尿常規、肝功、腎功、心電、胸片、頭部 MRI、頸部血管超聲、一般不良反應、 嚴重不良 反應、致病性、致瘤性、致殘性。
主要觀察指標: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UPDRS) 評分、帕金森Hoehn-Yahr(修正)分級量表評分、帕金森病Schwab&England日常活動分級評分、血尿常規、 肝功、腎功、不良反應。
帕金森患者入院及兩次隨訪生化指標檢查結果比較見表3。
帕金森患者治療前后功能評價結果見表4,圖5。
安全性:3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9例患者出現發熱,2例頭痛,1例周身不適,對癥處置一兩天恢復正常。無一例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隨訪2年,無任何不適和后遺癥。治療前后血生化、血尿、心電、頭部MRI檢查無異常改變。
典型病例:患者,女,82歲,神經干細胞移植3次, UPDRS積分:移植前81分,移植后1個月49分;帕金森 Hoehn-Yahr(修正)分級量表:移植前4級,移植后2級。移植前后血尿常規、肝功、腎功、心電、胸片無異常改變,無不良反應發生。
研究結果:30例帕金森病患者經過干細胞移植治療無明顯并發癥,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尤其是強直、姿勢、步態、震顫、面容方面改善較明顯。
結論:干細胞移植治療PD安全有效,通過隨訪發現干細胞移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病理進程、恢復受損腦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靜脈滴注、鞘內注射、頸動脈穿刺的移植方式,干細胞均能對PD患者的病情起到緩解甚至治愈的作用。科學家們正在嘗試多種途徑來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實現治療帕金森病提供了希望。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697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