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特區擬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
近日,《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征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
《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第三十二條【國際醫學交流】市衛生健康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放寬境外醫師到本市執業限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
2、價格昂貴的細胞治療也能普惠大眾
國內已有保險公司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抗癌特種藥品目錄。
平安保險在7月14號就發布了《平安特定藥品費用醫療保險》,在基礎藥品清單原18種藥品目錄基礎上,免費增加CAR-T治療。讓價格昂貴的細胞治療也能惠及大眾。
據平安健康有關負責人介紹,i藥保(升級版)抗癌特藥保障計劃廣覆蓋肺癌、乳腺癌、白血病、肝癌等特藥種類,保費每年17元起,最高可報銷200萬元。
對于CAR-T療法的費用問題,醫療支付模式十分重要。如果未來能夠納入醫保或者是有更多的保險覆蓋,患者的負擔也就能夠大大減輕。
3、2021年我國干細胞治療再添一項專家共識!
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肝硬化失代償的專家共識(2021)正式發布。
2005年,德國學者首次將干細胞用于肝病治療,證實干細胞可以促進肝臟再生。隨后,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干細胞移植治療肝臟疾病的臨床探索研究。
2014年,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發布了我國第1個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專家共識。
共識發布以來,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證據不斷積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陸續頒布了有關干細胞臨床研究的指導政策,以規范并促進干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及轉化應用。
為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和標準化我國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研究,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組織有關專家對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進行論證,更新共識,以期對今后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肝硬化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

4、5年隨訪證實:間充質干細胞對慢性膝關節疼痛有顯著療效
近日,發表于《干細胞轉化醫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了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的巨大潛力。通過為期5年的隨訪,驗證了自體間充質干細胞(MSCs)移植治療慢性膝關節疼痛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該項研究由日本多機構參與,招募了10名患者,將他們自身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到損傷的膝關節中,然后在接下來的五年里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隨訪。圖像顯示,移植三年后,患者膝蓋半月板上的損傷愈合了,疼痛也顯著緩解。

5、發現CAR-T細胞實體瘤治療新策略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李勁松教授和范松副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腫瘤學雜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論文,該研究發現組蛋白去乙?;敢种苿¬orinostat (SAHA)與B7-H3.CAR-T細胞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能明顯增強B7-H3.CAR-T細胞對多種實體瘤的殺傷效果。
《干細胞轉化醫學》主編,維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主任,安東尼·阿塔拉(Anthony Atala)針對這項研究進行了評論:“這項研究突顯了患者自身干細胞有治愈膝蓋軟骨損傷與疼痛的能力。這些結果表明,一種潛在的方法可能會逆轉骨關節炎患者的病變,并顯著降低疼痛。我們期待這項研究的繼續,以進一步證明臨床療效?!?/p>

6、干細胞技術寫入北京市“十四五”發展規劃
將加快間充質干細胞、CAR-T細胞、溶瘤病毒產品、非病毒載體基因治療產品研制。
8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
規劃中明確提出:
①加快間充質干細胞、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溶瘤病毒產品、非病毒載體基因治療產品研制;
②加速研發治療惡性腫瘤、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發展首仿藥和高端仿制藥;
③持續推進中醫藥經典名方、制劑工藝和新劑型開發;
④支持特殊人群臨床短缺藥物、高端制劑和給藥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
⑤推動疫苗新品種產業化生產基地、大分子抗體藥物生產基地、大分子生物藥CDMO平臺等重大項目建設。

7、《自然》重磅:免疫細胞衰老會加速全身衰老
《自然》重磅:免疫細胞衰老可加速全身衰老,免疫細胞年輕則可延緩衰老。
2021年5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上發布一項重磅成果:免疫系統的衰老會導致實體器官衰老。
研究人員發現,盡管隨著年齡增長,體內各處都會堆積衰老細胞,但衰老的免疫細胞最為危險,是加速全身老化的“主力”選手。因此,有針對性地清除或改變這類細胞,是逆轉衰老、延長壽命的成功關鍵。這一發現為開發抗衰老療法提供了重要目標。

8、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京江北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力爭達到兩位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到2025年,新增集聚人口100萬,力爭實現在國家級新區中爭先進位;展望到2035年,率先建成具有強大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的現代化新區。
規劃中明確:
1.構建“醫藥研教康養”產業生態圈。
以基因技術和細胞治療為主攻方向,堅持健康服務與生物醫藥“雙輪驅動”,集聚全球產業資源及創新要素,發展“高端醫療+健康養老+醫教研”一體化模式,促進“醫藥研教康養”融合發展,實現醫藥結合、醫研結合、醫教結合、醫康養結合,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
2.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基地。
組織開展靶向藥物、抗體藥物、疾病模型、藥物篩選、一致性評價等關鍵技術研究,深化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
重點發展高選擇性小分子靶向藥等化學創新藥,支持原創藥研發、產業化和參與國內外競爭。加快發展生物藥,加強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制劑研發應用。
依托新材料科技園,向合同研發生產、精細原輔料、制劑研發方向延伸。加快引進體外診斷產品、醫用高值耗材、醫用裝備和家用醫療器械研發企業。
鼓勵基因芯片、基因編輯、干細胞等生物醫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支持建設生物醫藥研發特區,深化生物醫藥集中監管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生物制品快速通關機制,探索建立創新藥臨床前實驗中心,實施優先倫理審查、優先臨床試驗。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zcfg/723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