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
2022年申請指南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二〇二一年八月
一、總體目標
以首都衛生健康需求為導向,開展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公共衛生措施與管理策略的應用性研究,促進醫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適宜技術的推廣普及,培育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為提高首都防病治病水平和醫療衛生整體服務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研究周期
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以下簡稱“首發專項”)項目實施年限最長為三年,即開始時間為2022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2024年12月31日。
三、專項資金
首發專項項目資金包括市財政專項經費和匹配經費兩部分。
其中匹配經費部分,非全額撥款單位應匹配經費不少于市財政專項經費的30%,全額撥款單位不需匹配經費;企業參與的項目,參與企業應提供項目申請市財政專項經費2倍以上的匹配經費。
首發專項項目經費實行預算制度。其中,市財政專項經費只編制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預算內,匹配經費可根據需要編制在各年度預算內。項目經費按照批復的預算分年度撥付和使用。
四、重點方向
首發專項按照臨床研究、公共衛生研究、轉化醫學研究和優秀青年培育等四個方向支持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應用研究為主。
(一)臨床研究
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重點關注臨床診斷、治療、康復護理及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研究,包括新技術、新措施、新方案、新產品、新策略的臨床研究與成果基層推廣。
設置重點攻關項目、自主創新項目和基層普及項目三個類型,實行單位限項申請。每項分別由市財政專項經費資助不超過100萬元、40萬元和15萬元。具體要求見《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臨床研究項目申請指南》(附件1)。
(二)公共衛生研究
以重大疾病防控需求為向,圍繞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聯合多學科、多中心開展重大防控技術、應對策略和防控產品等重點攻關和自由探索研究。
設置重點攻關項目和自主創新項目二個類型,單位申請不限項。每項分別由市財政專項經費資助不超過100萬元和40萬元。具體要求見《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公共衛生研究項目申請指南》(附件2)。
(三)轉化醫學研究
以支持首都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為導向,針對臨床急需和“卡脖子”問題,開展具有產業轉化前景的探索研究,醫研企聯合研究項目優先安排。
設置自主創新項目類型,單位申請不限項。每項由市財政專項經費資助不超過40萬元。具體要求見《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申請指南》(附件3)。
(四)優秀青年培育
擇優支持醫療衛生行業有望進入國家乃至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骨干,開展以疾病防治新技術研究為主的科學研究項目。
設置青年優才項目類型,每單位至少可申請一項,在單位限項額度外還可增報一項。每項由市財政專項經費資助不超過20萬元。具體要求見《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優秀青年培育項目申請指南》(附件4)。
以上四個方向的首發專項項目的申請人牽頭申請項目限一項,另外參與項目不超過兩項(含在研項目)。首發專項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新項目。
(五)各級各類中醫(含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及其他機構申請的中醫類(含中西醫結合)項目,由市中醫局組織推薦,參照市中醫局通知要求。
(六)涉及干細胞的臨床研究需要按照《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備案,非產品研制的體細胞臨床研究參照《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管理。
(七)涉及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需要在符合條件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
五、申請材料
(一)網上填報
1.申請單位登陸或注冊
項目申請單位登陸“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管理系統” (http://www.bjhbkj.com:81/pub/toPubHome)或注冊(新申請單位)成功后組織本單位的申請人進行填寫。
新注冊的申請單位應正確登記單位基本信息,并上傳本單位科研管理、倫理管理及財務管理制度。
2.申請人填報
項目申請人按照已有賬號或注冊(新申請人)賬號登陸“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管理系統-申請人登錄界面”,按照提示及“系統使用手冊”(在系統首頁通知公告)認真填寫《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申請書》(附件5)、《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預算申請書》(附件6)及《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申報文本》(附件7),對所填內容確認完整無誤后,提交至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在填寫過程中可參考《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結題績效評估指標框架》(附件8)內容修改完善申請材料。
本指南全部附件的電子版文件可從“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管理系統”(http://www.bjhbkj.com:81/pub/toPubHome)中下載。
3.申請單位自查
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對照《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單位自查表》(附件9)內容,對每個項目的申請材料進行自查,并在自查表上逐項確認和簽字,確保申請材料符合自查內容要求。
4.申請單位提交
申請單位對自查合格的項目簽署意見后網上提交。
(二)書面材料
申請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將網上提交的項目申請材料匯總后統一報送。我委委托北京醫學教育協會組織對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不合格者直接取消項目申請資格,不予修改。
書面材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1.申請函:由申請單位出具,一式一份,仿宋三號字、A4紙打印。包括:
(1)正文(格式不限),簡要說明本單位基本情況及項目申請總體情況,加蓋單位公章;
(2)申請項目匯總表(包括序號、項目名稱和項目負責人);
(3)單位自查表:每個項目一份自查表并簽字確認。
(4)單位科研管理制度情況(首次申請單位需提供),包括單位的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聯系人、單位科研和財務管理制度目錄、臨床研究相關倫理委員會備案材料等;
(5)申請單位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復印件(首次申請單位需提供)。
2.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項目申請書及附件:正本一式一份,申請書相關欄目簽字、蓋章、填寫日期。用A4紙、宋體小四號字打印,并左側裝訂成冊(不需另添加封面)。
(三)時間及地點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9時-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12時為申請工作網上填報時間。
三級醫療機構于9月14日至15日(星期三)17時前、其他醫療衛生機構 9月16日至17日(星期五)17時前完成書面材料報送工作。逾期不報視為自動放棄。
書面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甲10號中輕大廈5層好醫生醫學教育中心第一會議室(臨床研究)、第二會議室(公共衛生研究和優秀青年培育)、第三會議室(轉化醫學研究)。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zcfg/575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