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內干細胞臨床試驗發展勢頭也很強勁,同時國家和地方政策頻出,指導行業有序、高質發展,干細胞治療領域未來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假如人體受損、衰老的細胞可以修復、再生,會怎么樣?骨關節炎、糖尿病、帕金森等,很多目前人類難以戰勝的疾病,都有望被治愈。干細胞,就可能成為這樣的“解藥”。 干細胞,又稱“萬能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在適當條件下,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因此被寄予厚望。
2021年12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季維智在中國干細胞第十一屆年會上明確指出:中國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毋庸置疑位于世界第一梯隊。
近年來,有關干細胞的重要性不斷的被提及。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干細胞再生受損的視網膜、干細胞修復神經……由于干細胞的功能強大,所以以“干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技術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熱潮。 干細胞治療也成為了生命科學前沿最受重視的領域之一,尤其是對于各類疾病上的治療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在中國干細胞第十一屆年會上的開幕式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季維智就明確指出:中國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毋庸置疑位于世界第一梯隊。 季院士介紹,包括臺灣地區,我國現已申報、注冊的干細胞研究項目,已超過860個,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中國干細胞研究已經邁入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轉折階段。 2021年12月13日,《Nature》評選出了2021年度最佳科學圖像,本次共有十二幅作品入選。其中,季維志院士團隊人猴嵌合體胚胎的攝影照片,成為中國地區年度唯一入選!
2021年4月,昆明理工大學季維智院士團隊報告成功培育出第一個含有人類細胞的猴胚胎。該人猴嵌合胚胎可為人類早期發育的研究和藥物測試提供較好的模型,也有助于解決器官移植這一現實問題。 干細胞臨床研究為一些傳統治療方法難以奏效的重大疾病帶來了新的治療手段。為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療帶來了希望,也可能為某些重大傳染病的治療開辟新的途徑。如疫情初期武漢有兩百多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了干細胞治療,證明其安全、有效。 所以,干細胞作為21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也是國際科技戰略必爭領域,其科學價值及產業價值不言而喻。
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支持干細胞技術研發、臨床研究和應用的政策措施,干細胞發展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截至2021年11月,我國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達到111個,涉及心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等。國內已批準成立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140家。 我國34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21個開展了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備案,港澳臺的醫療機構由于未在國家衛健委進行備案,暫不計入內。 從干細胞的組織來源來看,目前,在衛健委已經完成備案工作的111個干細胞中,明確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項目有53個,接近一半;其次是胚胎干細胞。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來源于新生兒臍帶組織,干細胞的成分比較單一,也是臨床試驗比較理性的細胞來源!
干細胞具有強大的旁分泌效應和再生特性,這兩個特點也是它臨床應用的基礎。在這111個項目中,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主要分布在神經系統疾病、消化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科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骨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神經系統疾病的種類很多:帕金森、小兒腦癱、老年癡呆、脊髓損傷等。干細胞治療的皮膚科疾病,像糖尿病足、銀屑病、皮膚創傷等。 婦科疾病一塊,主要集中在女性的子宮內膜損傷修復和卵巢早衰的抑制。 消化系統涉及的器官和組織非常多,消化道、胃、腸和肝膽等,尤其是在肝衰竭的治療中,王福生院士等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工作。 干細胞技術一直以來被視為“再生醫學技術”,被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前沿重點發展領域。它為傳統醫學難以根治的各類疑難雜癥提供了一條新的治愈途徑。 目前世界范圍內陸續有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我國國內干細胞臨床試驗發展勢頭也很強勁,同時國家和地方政策頻出,指導行業有序、高質發展,干細胞治療領域未來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3394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