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迎來2款CAR-T細胞療法上市,第一款為復星醫藥和凱特合作生產的阿基倉賽注射液(商品名:奕凱達);第二款是藥明巨諾生產的瑞基奧倉賽注射液(relma-cel,商品名:倍諾達)。和直接引進已經上市的Yescarta生產技術的奕凱達不同,倍諾達是藥明巨諾新研制的CAR-T細胞療法。無一例外的是:這2款CAR-T細胞療法都并非完全的國研藥物。
不過國研CAR-T細胞療法一直在進步:2022年2月28日,由中國CAR-T細研發公司南京傳奇自主研發的細胞治療產品西達基奧侖賽(英文商品名:CARVYKTI,英文通用名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簡稱Cilta-cel)獲美國FDA批準上市, 用于既往接受過四線或以上的治療,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抗CD38單克隆抗體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Cilta-cel盡管在國外已經獲批上市,但是在國內仍舊在審批中。
那么在中國患者中Cilta-cel的治療效果如何呢?近期國際頂級期刊就刊登了Cilta-cel在中國晚期血液腫瘤患者的二期臨床治療結果。

該文章報道封面 | 圖片來源:《JCO》雜志官網
CARTIFAN-1是一項開放標簽的二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Cilta-cel在中國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的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這項關鍵的二期臨床試驗在中國的8個地點進行,招募此前接受過≥3線治療(包括接受過蛋白酶體抑制劑和免疫調節藥物)的成年R/R MM患者。入組患者接受Cilta-cel單次治療輸注,治療劑量為0.75×10^6個CAR-T細胞/kg。研究主要終點為評估接受治療后患者的總體反應率,次要終點評估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以及不良事件(AE)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截至2021年7月19日,一共有48名患者接受了Cilta-cel的單次治療輸注,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8個月。研究結果顯示:
總體反應率為89.6%,首次反應的中位反應時間約為1個月;
-
完全緩解和達到更好治療結果的患者占比為77.1%;
-
18個月無進展生存率為66.8%;
-
18個月中位總生存率為78.7%!
這份成績和其他CAR-T細胞療法相比,治療效果也不遑多讓,尤其是在患者已經接受多種治療后復發的情況下,可以達到近90%的總體反應率,治療效果可以說是十分優異。目前需要更長期的隨訪來觀察治療緩解持續時間、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的中位數據。
在本次治療中,血液學相關的不良事件出現發生率最高,包括貧血(100%)、中性粒細胞減少(97.9%)、淋巴細胞減少(95.8%)和血小板減少(87.5%)等。CAR-T細胞療法常見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的發病率達到了97.9%,其中三級及以上CRS的發生率為35.4%,CRS一般在治療后7天出現,持續時間大約為5天。除此之外,感染也是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大約有85.4%的患者出現感染,三級及以上感染的發生率為37.5%。
該項研究結果證實:對于已經接受過多種治療的中國晚期R/R MM患者來說,單次輸注Cilta-cel可以獲得早期、強力且持久的治療效果,同時安全性在可控范圍內。
很多人認為癌癥是一種“不治之癥”,但是隨著現代治療技術的進步,即使是晚期癌癥,也有長期存活的可能性。在以前,復發難治的血液腫瘤患者被認為是走到了生命末期,但是隨著CAR-T細胞療法的進展,這種困境被打破。而且隨著CAR-T細胞療法在國內的上市,也讓很多中國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在未來的5~10年內,CAR-T細胞療法的價格有望大幅度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通用型CAR-T細胞療法的發展(推薦閱讀:細胞前沿 | 首個通用型CAR-T細胞療法治療復發難治B-ALL患者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公布!更及時、更便宜CAR-T細胞療法來襲),CAR-T細胞療法有望提前制備、普及使用;另一方面,得益于CAR-T細胞制備技術的進步以及國研CAR-T細胞療法的上市,商業化進程也將推動藥物價格降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多價格更低、效果更好的國研CAR-T細胞療法上市,為更多癌癥患者帶去生存的希望。
審校:Coco
封面來源:創客貼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1976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