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在再生醫學展現的巨大治療潛力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各種炎性反應疾病和退行性病變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療方式。
間充質干細胞(MSCs)是從各種組織分離的多能基質細胞,是干細胞的一個分支。MSCs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如遷移至損傷部位、免疫抑制、抗氧化應激、促血管生成等特性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腎臟疾病中,MSCs的研究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臨床上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癥狀,腎功能檢查常表現為尿白蛋白及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現貧血現象,且常合并其他微血管并發癥,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
糖尿病腎病因國家、地區而異,大部分西方國家,糖尿病已成為終末期腎病(ESRD)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腎病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美國為42.8%,德國為36.1%,瑞典為25%,澳大利亞為22%,日本為28%。中國糖尿病腎病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占15%。
免疫炎性反應是糖尿病腎病持續發展的驅動因素,炎性因子的釋放促進巨噬細胞浸潤腎小球和間質,與糖尿病腎病的惡化程度密切相關。
有研究發現MSCs可以通過激活轉錄因子EB來調節巨噬細胞的分化以抑制糖尿病腎病的進展。類似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糖尿病腎病中MSCs可以減輕腎臟的巨噬細胞浸潤,下調炎性因子的分泌。
間充質前體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30例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eBio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Allogeneicmesenchymal precursor cells (MPC)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Dose Escala-tion Study(糖尿病腎病中的同種異體間充質前體細胞(MPC ):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劑量遞增研究)的臨床成果。
糖尿病腎病是終末期腎衰竭的最常見原因。研究人員評估了成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前體細胞(MPC)在中重度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治療效果。
這項針對糖尿病腎病的多中心RCT的臨床試驗采用MSCs相關產品——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前體細胞(MPCs)進行治療,入組的30例患者在12周隨訪中,MPCs組顯示出更穩定的血漿清除率(mGFR)和腎小球濾過率(eGFR)。
總之,大量臨床前研究都證實了MSCs在腎臟疾病具有保護作用,免疫調節被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機制,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抗細胞凋亡的作用。目前的關鍵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MSCs的治療效果,迄今已經提出了幾種提高MSCs治療效率的方法,如預處理(生理、藥物、物理)和基因修飾。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972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