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類疾病的治療,通常以抗體、免疫抑制劑及皮質激素等為主要手段,但目前的治療方式往往達不到臨床預期效果,且還可能使患者出現嚴重感染、股骨頭壞死等不良反應或后遺癥。目前科研人員正在嘗試使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干細胞,它不僅可以分化成各種功能細胞直接修復受損的組織器官,還具有優秀的抗炎和雙向免疫調節功能。來源于臍帶、胎盤、羊水等圍產期組織的間充質干細胞,與成人組織來源相比,具有獲取無痛苦、感染風險較低等優勢,是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細胞來源之一。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研發團隊的研究顯示,在過去十多年里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圍產期間充質干細胞主要通過釋放多種細胞因子抑制過度激活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降低Th1/Th2、Th17/Treg和M1/M2比例,或者降低血清或者目標組織的促炎因子水平,同時提高抗炎因子水平。不僅如此,圍產期間充質干細胞還能促進移植細胞的存活,并促進病損組織的血管再生。
動物實驗表明,MSCs對SLE小鼠腎臟間質性改變、蛋白管型的沉積及CD3+淋巴細 胞的浸潤有抑制作用,同時可以顯著減少SLE小鼠血清TNF-α、IL-6的水平,對小鼠SLE有治療作用。
國內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對40例活動性難治性SLE患者應用異基因MSCs治療,無移植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1年的隨訪過程中60%患者有臨床癥狀的改善, SLEDAI評分在3、6、9及12個月的隨訪中明顯下降, 狼瘡腎炎患者24h蛋白尿水平明顯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在第6個月時達到最低值。
另外,還有研究表明,MSCs的輸注可減少SLE患者狼瘡腎炎、彌漫性肺泡出血及難治性血細胞減少的發生。

臨床研究表明,在165例對傳統抗風濕藥物 (DMARDs)治療無效的活動性RA患者中,靜脈注射人臍帶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 加DMARDs藥物較單獨靜脈注射DMARDs藥物更能有效降低RA患者關節炎癥狀,降低血清CCP抗體及類風濕因子(RF)水平,說明異基因MSCs的應用可能為活動性RA患者提供一種安全且有效的臨床治療途徑。

I型糖尿病(T1DM)是一種早發性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的胰島β細胞被自身免疫系統破壞,胰島素產生不足,營養物質代謝發生異常而發生的一種 AIDs。
發布在Archives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的一項前瞻性臨床試驗中1組新近發病的 T1DM 患者接受了為期 6 個月的同種異體 ADMSCs和膽鈣化醇的聯合治療研究。
結果發現,治療組患者的空腹C肽含量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基線水平,并提示這種聯合治療對新近發病的T1DM患者的β細胞有保護作用。

臨床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對另外4例患有重癥難治性SSc患者應用異基因MSCs治療,其中2例患者皮膚癥狀3周后有所改善。另外兩例6周后得到改善。

一項hUC-MSCs治療MS的臨床對照研究顯示,13例應用異基因hUC-MSCs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的MS患者與另外10例單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MS患者相比,異基因hUC-MSCs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MS患者的EDSS評分及復發率明顯降低。由此可見,異基因MSCs可能成為治療MS的一種有效手段。
實驗研究表明,hUC-MSCs可體外修復MS患者受損的Treg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許多研究證實了hUC-MSCs在MS治療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迄今為止,在NIH的ClinicalTrials.gov注冊的干細胞治療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關研究已有多項,相信隨著科學家的不斷深入探索,干細胞終將造福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隨著研究和應用的進展,間充質干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療效逐漸凸顯。干細胞療法勢必成為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康復的全新治療方法。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676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