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特征是氣道高反應性、氣道慢性炎癥、黏液分泌和氣道重塑。哮喘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呼吸短促、伴或不伴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常表現為可變性呼氣氣流受限。

目前,該病的一線方案主要是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但仍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疾病發作,甚至演變為嚴重治療抵抗型哮喘、重癥哮喘或難治性哮喘。雖然哮喘患者的病情可以減輕和逐步可控,但針對哮喘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辦法。因此,尋找新的替代治療措施,對于患者的長期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近年來,已經有大量的臨床前期和臨床研究顯示,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可通過獨特的免疫調節功能,有效降低炎癥發生和促進組織修復,進而成為哮喘治療的新手段。
?
2014年,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等學者,聯合在《中國病理生理雜志》上發表了關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重癥哮喘患兒外周血Th17/Treg的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成果。該研究中入組了20例急性發作期重度哮喘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將患兒的外周血T淋巴細胞(TLC)和間充質干細胞共同培養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對重度哮喘患兒外周血TLC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隨著間充質干細胞數量增加,抑制作用也不斷增強;此外,通過抑制Th17細胞定向分化并下調IL-17的分泌,可減少重度哮喘患兒體內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
2017年9月12日,《中國醫學雜志》刊登了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支氣管哮喘小鼠氣道炎癥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中,科研人員將24只小鼠分為四組:正常對照組、哮喘模型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和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照組,比較四組數據。結果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有效地改善卵清蛋白(OVA)誘導的哮喘小鼠的氣道炎癥反應,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Th17細胞以及下調炎癥因子的分泌。研究者認為,利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支氣管哮喘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新策略。
Abreu等將成體間充質干細胞氣道內注入卵蛋白致敏小鼠模型,發現小鼠氣道阻塞、氣道高反應性和哮喘癥狀明顯改善。
有意思的是,2021年天津醫科大學和南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經鼻內滴入的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通過促進分泌IL-10的小鼠肺間質巨噬細胞擴增,進而減輕過敏性哮喘癥狀。
也有研究表明霧化吸入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也能明顯緩解肺部疾病,且吸入BM-MSC相比于靜脈注射能減少血管瓣膜剪切力對細胞的損傷,消除肺泡內到達靶細胞的屏障,防止肺血管血栓形成,為患者提供了非侵入性和重復給藥的優勢。
機理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發揮作用:
一、顯著降低氣道內炎癥因子的水平,減輕哮喘氣道和肺組織內炎癥細胞數目和炎性浸潤,進而減輕哮喘氣道炎癥和降低氣道高反應,如抑制IL-4、IL-5、IL-13、IFN-γ和促進IL-12等的分泌;
二、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調節免疫細胞降低氣道炎癥,如通過調節Th1/Th2細胞比例、抑制Th17細胞分化和CD4+CD25+FoxP3+調節性細胞(Tregs)功能來改善免疫失衡狀態;
三、間充質干細胞可在趨化因子作用下,歸巢至病變局部并刺激內源性祖細胞增生或定向分化為組織細胞,如Ⅰ型肺泡上皮細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細胞。
此外,有研究報道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在延緩氣道重塑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間充質干細胞可以誘導分化肺泡上皮修復氣道炎性損傷;另一方面,可抑制炎癥并觸發修復性生長因子延緩哮喘氣道重塑。
因此,干細胞療法可以增強上皮細胞、纖毛細胞的均衡能力,可有效舒張平滑肌,消除氣管、支氣管痙攣,減輕氣道中的肥大細胞脫顆粒現象,從根本上治療氣管炎、哮喘。當前,盡管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哮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已經由多項臨床研究證實,但是治療的具體分子機理依然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文為科普性知識,僅供學習、交流,請勿用于商業用途。
資料來源:
1、間充質干細胞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哮喘,云南科技出版社,楊紅菊,張磊升,鄭冰蓉,王強,劉榮,2021.12
2、間充質干細胞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挑戰與策略 屈玉蘭,戈霞暉,白 沖,海軍軍醫大學學報 2022年6月第43卷第6期??
3、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哮喘的作用機制,王濤,汪俊,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22,44(5):845?856
漢氏聯合可為您提供專業的細胞技術服務:胎盤臍帶源干細胞存儲、免疫細胞存儲、細胞檢驗檢測、CDMO技術服務等,在全國布局了7個臨床級細胞庫,通過了ISO9001:2015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個實驗室擁有CNAS認證,并且有7款自主研發的干細胞I類新藥通過中國和法國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以韓忠朝院士為首的科研團隊發表論文500余篇,在國際SCI雜志發表300余篇。主編參編中英文專著20部。同時,公司承擔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研究,擁有幾十項細胞相關專利技術。全國設立多個研發平臺,涵蓋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校聯合實驗室等,致力于細胞技術造福人類健康,提升人類生命質量。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240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