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賴恩謝爾頓患Ⅰ型糖尿病已經有50年之久,期間他時刻面臨著疾病帶來的風險,2021年6月,他參與了一項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治療之后,他的血糖指數一直保持在穩定狀態,甚至可以連續幾天不注射胰島素了。這是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一個令人欣喜的案例。事實上這樣的案例在全球范圍內還有很多,涉及的疾病種類也越來越廣泛。干細胞正給多種疾病的治療帶來新曙光!
近年來,干細胞被廣泛應用到糖尿病的治療研究中。那么,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結果到底如何呢?
12 新一代干細胞療法步入臨床!
此前,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FDA已經許可該公司的在研療法VX-264啟動臨床試驗。VX-264是一款干細胞分化產生的胰島細胞療法,包裝在Vertex開發的獨有免疫保護醫療器械中,具有在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功能性治愈1型糖尿病的潛力。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統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導致胰島素產生減少和高血糖。高血糖會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引起并發癥,如腎病/衰竭、眼疾、心臟病、中風、神經損傷,甚至死亡。由于胰島素給藥系統的局限性和復雜性,患者很難達到和維持血糖平衡。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胰島素用量過高會導致低血糖發作。 2021年,Vertex公司宣布,其基于干細胞分化的胰島細胞療法VX-880在首位接受治療的患者表現出“史無前例”的試驗結果。在接受單劑治療后第90天時,患者恢復胰島素生產,并且將每天胰島素使用量減少91%。該公司指出,這是首次試驗數據證實這一細胞療法可顯著恢復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不過由于VX-880是使用健康供體提供的干細胞分化產生的同種異體細胞療法,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來抑制身體的免疫排斥反應。 VX-264是一種細胞療法和醫療器械的組合,將VX-880封裝在Vertex開發的醫療器械中。這一裝置可以通過手術植入到患者體內,在保護細胞不受免疫排斥的同時,釋放細胞生成的胰島素。Vertex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啟動1/2期臨床試驗。此外,該公司還在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開發逃避人體免疫系統攻擊的胰島細胞療法。 “VX-264使用的干細胞衍生胰島細胞與我們已經獲得概念驗證的VX-880項目相同。新增的獨有免疫保護器械讓我們可以免去免疫抑制的要求。”Vertex執行副總裁兼細胞和基因療法負責人Bastiano Sanna博士說,“我們很興奮能夠將第二款治療1型糖尿病的項目推入臨床,期待將這一變革性,潛在治愈性療法帶給患者。”
12 新結論:間充質干細胞減少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使用劑量
近期新發表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關綜述,研究了目前利用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晚期T2DM的臨床試驗,并評估了這些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果發現:在12個月的隨訪期內,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減少了患者抗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且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平均下降32%,空腹血糖水平平均下降45%。C肽水平在2次試驗中平均下降38%,在4次試驗中平均上升36%。在所有試驗中均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 干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生物材料科學的進步,使再生醫學離臨床轉化越來越近,有望成為最有潛力的糖尿病替代治療策略。
12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兩大策略
干細胞療法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干細胞治療糖尿病主要有兩大策略,如下: 第一類是功能性胰島細胞,作用是細胞替代,分泌生產胰島素。 利用多能干細胞(包括hESC和iPSC),定向分化產生功能性類β細胞; 利用其它組織器官細胞(例如胃腸上皮細胞或胰腺外分泌細胞),通過重編程、轉分化獲得功能性類β細胞; 利用胰島成體干細胞產生胰島類器官,獲得各種胰島功能細胞。這些路徑的共同點是產生新的功能胰島細胞,直接代替依賴于捐贈者的供體胰島。 第二類是間充質干細胞,作用是調節免疫功能,保護患者體內的β細胞,改善胰島環境,從而減輕糖尿病癥狀。 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既能夠支持、保護β細胞,可能還是β細胞的來源之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2型糖尿病(T2D)患者有效,但其在1型糖尿病(T1D)患者中的療效還存在爭議,因為間充質干細胞在體外分化為功能性β細胞的能力較差,且在體內沒有發生轉分化。 人胚胎干細胞來源的胰島移植,也進入了I期和II期臨床試驗。多能干細胞替代療法克服了供體不足的障礙,但仍面臨免疫排斥的風險。膠囊化細胞(將移植的胰島細胞包裹在膠囊內的免疫保護策略),通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胰島類器官與膠囊、微膠囊技術相結合,建立一道免疫屏障,避免引起免疫排斥反應。但是這也有一定的問題要解決:β細胞代謝非常旺盛,對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需求很大,而免疫屏障讓移植細胞很難直接發生血管化。 總之,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是目前再生醫學領域中最備受關注的研究方向,據美國臨床試驗數據庫統計,截至2022年,全球范圍內關于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試驗已有200余項,其中在中國范圍內展開的就有近40項。 自1950年科學家發現骨髓細胞移植能挽救遭受致死劑量輻射的動物生命以來,人類研究干細胞已有了近70年的歷史。其中中國科學家、科研機構的名字在這段歷史中活躍的年份雖然較遲,散布也較為零星,但在近十年來已有了迎頭趕上之勢。專家表示,“我國干細胞研究處于一個‘起步晚,發展快’的狀態。 干細胞研究被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科技研發計劃、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來自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對干細胞領域無疑是重要的發展信號。相信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它將為更多的疾病帶來新的希望,為人類生命健康做貢獻。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034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