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間充質干細胞(ADMSC)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OA)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團隊對329 名膝骨關節炎患者接受了關節內 ADMSC 治療。對參與者進行了 24 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治療耐受性良好,沒有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所有參與者組都報告了臨床和統計學上顯著的疼痛改善。臨床結果不受患者年齡或 BMI 的影響。結論:ADMSC 療法是一種有效、安全且持久的膝關節 OA 治療選擇,有可能延遲全關節置換。除了觀察到的臨床益處外,ADMSC 療法還有望減輕 OA 的全球經濟負擔。
該研究是由澳大利亞查爾斯·斯特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科研團隊于2022年完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REGENERATIVE MEDICINEVOL上,標題為Real-world evidenc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large prospective two-year case series(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真實世界證據:一項為期兩年的大型前瞻性病例系列)。
骨關節炎 (OA) 被認為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也是全科醫生所見的第二大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平均觀察到每 1000 名全科醫生就診 26.4 次 OA。在 45 歲以上的男性中,高達 10% 的男性和 18% 的女性患有癥狀性關節炎,與 OA 相關的生活質量不佳的平均生活時間為 30 年。
在美國,OA 的醫療費用估計每年超過 270 億美元,總經濟費用為 1000 億美元。隨著人口老齡化,隨著全球社會經濟影響的增加,OA 預計仍將是沉重的醫療保健負擔。
由于 OA 患者沒有治愈方法或長期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 OA 被國際公認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當前的 OA 保守治療策略旨在對癥治療,并未實現疾病緩解。
重要的是,包括使用簡單鎮痛藥和口服抗炎藥在內的藥物療法的有效性有限,并且還可能與不良副作用和相關長期并發癥的顯著風險相關 。
關于減肥的教育仍然是一項關鍵的保守措施,在許多人中,體重減輕 10% 相當于疼痛減輕 50% 。此外,與定期使用抗炎藥相比,適當的功能性和規定的鍛煉計劃可能與類似的疼痛改善有關。
癥狀性 OA 的常用注射療法包括皮質類固醇和粘性補充劑透明質酸 (HA)。盡管國際臨床實踐指南推薦使用皮質類固醇,包括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和國家健康與護理卓越研究所發布的指南,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持續和重復使用關節內 (IA) 皮質類固醇會導致OA 進展增加。
此外,對評估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膝關節 OA 的試驗進行的系統回顧顯示,超過 3-4 周的獲益有限。同樣,在輕度至中度膝關節 OA 中使用透明質酸,一項正式的系統性 Cochrane 審查表明,注射后 5-13 周負重疼痛初步減輕,但超過 6 個月的益處不可預測,并且與安慰劑相比的益處有限。
除了皮質類固醇和 HA 療法之外,肌肉骨骼臨床醫生越來越多地使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 (PRP) 或富血小板濃縮物 (PRC) 來治療有癥狀的膝關節 OA。雖然正式研究表明 PRP 治療中度膝關節 OA 后 6-12 個月可重復改善,但由于對制備方法缺乏一致意見,因此 PRP 的使用仍存在爭議。不幸的是,目前沒有可注射療法與疾病緩解或長期持續的臨床癥狀緩解相關。
保守措施失敗的 OA 管理仍然是全關節置換。在美國,每年進行超過 700,000 例全膝關節置換術 (TKR)。隨著人口老齡化,這種發病率預計在 2005 年至 2030 年之間以超過 600% 的驚人速度增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 65 歲以下的患者中進行 TKR 的比例越來越大,這些手術需要翻修手術的可能性是其 2.5 倍,風險和失敗率要高得多 。
盡管 TKR 被接受為晚期膝關節 OA 的合適治療方法,但它仍然是一種不可預測的手術,多達 20% 的患者在 12 個月時經歷持續的功能喪失和/或疼痛,另外的研究表明持續的嚴重/極度疼痛15 % 的患者在術后 3-4 年。多達 30% 的患者對其 TKR 后的結果不滿意。此外,據報道,所有 TKR 手術中有 2% 會出現與手術相關的嚴重并發癥,包括心肌梗塞、中風、感染和死亡,術后 90 天死亡率為 0.6%。
關于 OA 的病理生理學,由于對膝關節微結構的機械或生物損傷,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炎癥途徑之間存在不平衡,隨著年齡的增長進一步加劇這種不平衡,軟骨基質在壓力下維持體內平衡的能力更差 。活性氧(自由基)的釋放導致觀察到的軟骨細胞衰老,并伴有炎癥細胞因子(包括 IL-1 和 TNFα)的上調;基質金屬蛋白酶如 MMP-13 和合成代謝生長因子反應降低,導致細胞外基質降解。這最終會導致具有異常結構特征的關節畸形,包括軟骨退化和隨后的關節間隙喪失、滑膜炎、骨贅發育和軟骨下骨畸形以及硬化和囊腫形成,從而導致疼痛和活動能力降低。
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 (MSC) 顯示出沿中胚層譜系分化并發育結締組織(包括骨骼、肌肉和軟骨)的能力,這導致人們對其在骨科/肌肉骨骼醫學中的應用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雖然這種細胞多能性表明在組織修復和再生中具有內在的潛在作用,但現在更廣泛地認為,MSCs 通過旁分泌和細胞間相互作用發揮其修復作用,這些相互作用的免疫調節和營養作用導致組織修復/穩態和關節功能的恢復。
澳大利亞查爾斯·斯特特大學的科研團隊評估了自體培養擴增的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ADMSCs) 在治療中度膝關節 OA 中的應用。在劑量方案中,ADMSC 治療耐受性良好,有效的臨床和統計學顯著疼痛和功能改善以及 MRI 證實的 OA 結構穩定性。該研究的目的是在更大的 329 名患者隊列中用真實世界證據 (RWE) 補充已發表的 RCT,有效評估在更廣泛的 OA 管理中使用 ADMSC 療法是否安全有效為期 2 年。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024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