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的好朋友君君做完體檢,來咨詢卵巢的問題。 君君:我體檢報告里AMH和性激素六項數據正常吧? 小仙:這次挺正常。 君君:大姨媽不來不害怕嗎?卵巢早衰你不害怕嗎? 小仙:這期科普,給你說個明白!
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然而,在生育能力,女性無論再多么努力,也是無法和男性平權的。人類的生育能力是大自然賦予男女的功能,但是女性的生育能力的時間卻更為短暫:

正因生育能力時間的限制,許多女性被迫放棄工作升遷和事業發展的機會,優先去解決生育問題,否則將會面臨高齡產婦的生育風險。唯有讓女性生育能力時間再延長5~10年,才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權,才能更好享受未來的百歲人生。
–01–
女性卵巢功能的成熟
現在,正式進入正題。我們先從女性的卵巢說起。所謂“卵巢”,指的是雌性動物體內制造卵子的一對性腺體。人類的卵巢呈扁卵圓形、偏灰粉紅色,形狀類似大葡萄。卵巢具有兩大生理功能,一是產生和排出卵細胞,二是分泌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在女性一生不同階段,卵巢的功能和形態都有著較大的變化。當女性還是胚胎的時候,卵巢就開始發育。
?
胚胎6-8周時,原始生殖細胞不斷分裂,數量增加。在胚胎16周至生后6個月,初級卵母細胞形成始基卵泡。胚胎20周時,始基卵泡數量最多約700萬個,以后發生退化閉鎖,始基卵泡逐漸減少。新生兒出生時,始基卵泡約有200萬個。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卵泡退化,至青春期只剩下約30萬個了。始基卵泡是卵細胞儲備的唯一形式,也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單位。
?
隨著女性身體的發育,卵泡開始發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成熟的卵子規律排出,卵巢功能趨于成熟,開始形成“月經”。此時月經常常不規律,經過大約5-7年建立周期性的排卵后,月經才正常,女性正式進入生育期。一般自15歲左右開始,歷時約30年。
?
卵巢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主要為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以及少量雄激素。較高濃度的雌激素水平,能維持女性的生殖功能,且呈周期性變化。較低濃度的雌激素水平,能維持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
環境污染,生活壓力,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中國目前卵巢早衰的女性患者逐年增多,而卵巢早衰是女性不孕的一個重要原因。
?
因此,小仙說:請在年輕時就要關注卵巢功能,避免卵巢早衰的情況出現:
-
在女性青春期,保護卵巢健康發育成熟。建議適當的體育鍛煉,均衡全面的飲食調節。家長或老師要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放松心情,定期體檢。
-
在卵巢成熟后,避免損傷卵巢功能的行為。盡量避免減肥不當或者吸煙、酗酒,或抑郁、失眠等等。
女性卵巢功能的衰老
當卵巢老了,不僅影響女性的生殖功能,還可因為內分泌功能下降引起其他靶器官或系統的相關疾病。卵巢早衰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兩大威脅主要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和生育能力喪失,雌激素水平降低增加了女性患骨質酥松和冠心病的危險。而處于生育期的女性提早閉經、生育能力喪失,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卵巢是人類孕育新生命的暖房,然而有一部分女性還在生育期,就出現卵巢功能早衰導致不孕,失去繁衍后代的可能。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40歲之前由于多種病因出現卵巢功能衰竭,被認為是導致不孕的“不治之癥”。
?
卵巢衰老的解剖學和細胞學基礎是卵泡數量和質量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卵母數量持續減少,卵子質量下降,卵巢體積不斷縮小,卵巢組織表皮發生變化,乳頭和隱窩較少見,表皮細胞微絨毛變少且短,凋亡和壞死細胞數量逐漸增加。最終,由于始基卵泡耗竭,導致卵巢功能衰竭,直至絕經。這個階段女性受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影響,常常表現為潮熱、出汗、情緒不穩定、抑郁或煩躁失眠等。
正常女性自然受孕能力大約在41歲消失,中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約在52歲。女性從40歲開始經歷絕經過渡期,經歷大約數年或者十來年。卵巢衰老對女性身體危害很大,特別絕經后卵巢功能喪失,內分泌紊亂,可能會引起器官和多系統功能障礙(泌尿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等疾病的發生),嚴重時影響家庭幸福和女性健康壽命。
?
因此,小仙建議:絕經后,定期體檢尤為重要。絕經后卵巢癌的風險相對增加。一個簡單的B超能夠幫助你早期發現卵巢腫瘤,以盡早診治。
–03– 如何判斷卵巢功能衰退 理想的卵巢功能評價和預測體系,是能夠直接/間接反映卵巢功能,或對卵巢有保護或者損傷的特征指標。目前,常用于卵巢功能評價的指標是內分泌學指標和影像學指標,主要從卵巢激素水平,卵泡數目改變作為主要指標。 ? 綜合來說,判斷卵巢衰老的指標如下表。最廣泛的指標是AMH和性激素六項,能夠大概判斷出卵巢功能是否出現衰退的現象。 表:卵巢功能評價和預測體系(南山小仙自己畫的)
–04–
修復卵巢功能的生物技術
我相信,隨著生物醫學的進步,男女在生殖方面的“不平等”差距會越來越小,女性在生育年齡上選擇更多。
?
就目前而言,延緩卵巢早衰或恢復卵巢功能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的。下面,我們就圍繞與生物醫學相關的潛在技術給大家逐一介紹。

卵巢功能衰老是當今醫學的一大難題。針對卵巢衰老,干細胞的治療有其獨特的優勢,目前我國已啟動 6 項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細胞來源包括各種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羊膜上皮細胞和胚胎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
目前研究較多的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包括:骨髓來源、臍帶來源、外周血來源、胎盤來源、羊膜和脂肪來源等。其中,南京鼓樓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所戴建武教授團隊合作開展《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卵巢早衰合并不孕癥患者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干預的臨床研究》等臨床研究項目,主要針對卵巢功能的干細胞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干細胞與生物材料結合使用成為治療卵巢早衰的一種良方,解決了諸多問題。戴建武教授團隊設計開發了可注射智能膠原支架材料,用于卵巢功能再生,已經獲得成功。2018年1月,受試者在南京鼓樓醫院成功誕下一名男嬰。膠原支架材料結合干細胞,既利用了干細胞的旁分泌作用,還能結合移植的干細胞使其最大限度地保留在損傷區域內,避免了細胞的擴散。
大量臨床研究前數據和臨床數據顯示: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卵巢早衰方面有著相似療效,主要通過改善卵巢組織微環境、免疫調節、促進卵泡發育為顆粒細胞,促進卵巢早衰者的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的階段性恢復。
▉?多能干細胞
多能干細胞衍生的功能細胞治療卵巢早衰,也是干細胞治療的熱點方向。多能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多向分化潛能,已經在小鼠上實現定向誘導為精子或卵母細胞。此外,也可誘導分化成其他輔助支持卵巢功能的細胞,比如間充質干細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中科院動物所周琪院士團隊合作開展《人胚胎干細胞來源間充質樣細胞治療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臨床耐受性研究》,也是利用的胚胎干細胞衍生的間充質樣細胞,目前臨床研究仍在繼續招募中。不久前,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志也報道,日本科學家成功利用老鼠的誘導多能干細胞,培養出大量卵子,而且成功繁殖出后代。
?
小仙認為,目前干細胞治療卵巢衰老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
干細胞具有組織特異性,需要根據干細胞的組織特異性選擇適應癥,也要根據卵巢衰老的原因選擇不同種類或組織來源的干細胞。 -
干細胞修復卵巢功能,應聚焦卵巢組織中與促進卵泡形成,發育和維持有關的細胞(包括卵泡或卵母細胞,顆粒細胞,基質細胞和免疫細胞等)。

卵巢功能減退是導致女性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卵母細胞線粒體是卵母細胞進行氧化代謝的場所,為卵母細胞的成熟和受精提供能量,對卵母細胞的正常發育增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卵母細胞線粒體DNA(mtDNA)突變可能會使卵母細胞代謝功能受損而死亡。
▉ 線粒體替代療法

卵巢早衰,大概有10%來自遺傳因素,包括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的基因突變。臨床上主要采取激素治療,但是治療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育問題。如果使用基因編輯,“修正”誘發卵巢早衰的基因突變,這無疑是最大希望。基因載體的局限性,脫靶效應和倫理問題,都影響基因治療的發展。隨著誘發卵巢早衰基因突變的發現(BRCA1,BRCA2,SA-Like4,BNC1等),更多的研究者進入這研究個領域,期待從基因層面解決卵巢早衰的難題。
原始卵泡體外激活技術(in vitro activation ,IVA),是指體外應用信號通路激活劑瞬時處理卵巢組織以激活卵巢中原始卵泡的技術。通常有卵巢組織冷凍移植和新鮮卵巢組織移植。將凍存或新鮮的卵巢組織,在體外完成始原始卵泡激活,向初級卵泡轉化,從而觸發卵泡發育,結合促排卵獲得成熟卵泡的技術。目前,體外激活技術主要用于卵巢內仍有殘存原始卵泡患者的治療,還可以用于癌癥患者進行冷凍卵巢的體外激活,至今已有數十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獲得活產的報道。
–05–
總結和展望
-
年輕時候不要作,保證卵巢年輕時候的健康發育。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卵巢早衰。
-
定期體檢,如果發現卵巢功能異常,及時就診,防止卵巢早衰或卵巢癌。
干細胞技術也好,其他技術也罷,無論哪種技術,都是寄托了無數女性夢想恢復卵巢功能的技術,希望能早一天進入臨床應用。相信未來,生物醫學讓50歲女性也可以有健康寶寶。前途光明曲折,一切靜待技術發展。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212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