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胎”政策的開放,我國迎來了新一輪的生育熱潮,而由于各種環境和健康因素,不孕不育也成為了一大難題。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攀升至約12%-18%。
有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二的胚胎種植失敗是由于內膜因素導致的[1]。子宮內膜受損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修復子宮內膜等方面的能力不容忽視。近年來,很多學者提出子宮內膜損傷后再生修復困難,可能與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干細胞數量減少或缺失,亦或是功能受損有關。而外源性補充干細胞或許成為子宮內膜損傷后修復的新的治療方法[2]。
早在2014年,央視就已報道了國內干細胞在這一領域的首創性突破:利用患者自身的干細胞對受到創傷而瘢痕化的子宮內膜進行修復,從而讓不能生育的婦女獲得生育能力的臨床案例。

視頻中,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戴建武也提及到:“子宮內膜修復有兩個大的核心,一個是支架,一個是干細胞,包括自體的單核粒細胞,或者異體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現初步認為,干細胞的作用是分泌很多的營養成分,像土壤改良時候用的有機質一樣,將這些東西放到支架材料上以后,可以吸引血管長到支架上,然后細胞牽引過來形成新的內膜,讓內膜變得更厚或讓沒有內膜的,可以長出新內膜來。”

間充質干細胞以其多向分化潛能、強大的遷移能力、低免疫原性、來源廣泛、易于分離擴增和無倫理學限制等優勢,并且能在深低溫環境中“凍存”,在未來需要時隨時提取等特點,成為理想的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的種子細胞,以及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良好來源,在醫學領域具有不可估量的應用價值[2]。
科學家們基于各種動物實驗模型及臨床實驗的研究,發現干細胞在子宮內膜損傷修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干細胞的功能及發揮其治療作用可能有如下機制[2]:
相關閱讀:卵巢早衰閉經了?干細胞逆轉更年期,改善卵巢功能!
?
01 ?分化為子宮內膜細胞和(或)血管細胞的能力
干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在特定條件下可分化為神經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國內外學者多項研究說明了干細胞向子宮內膜樣細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血管新生是子宮內膜損傷后修復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干細胞能夠分化為血管細胞,為血管新生提供血管細胞的來源,促進和加速損傷區域新生血管的形成,進而促成組織的修復。
02 ?分泌多種生物活性分子促進損傷細胞恢復和抑制炎癥的能力
干細胞具有豐富的分泌活性,在體內通過分泌并提高組織內的血管生長因子水平,利于血管新生,從而促進缺血組織的修復。
03??缺少免疫原性和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干細胞還具有固有免疫的某些功能,最終誘導抗炎效應和(或)免疫耐受狀態。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多個項目獲得批準進入臨床研究及轉化應用階段[3]。干細胞科技的發展,正在掀起一場醫學革命的新浪潮。越來越多的婦科疾病在干細胞療法的發展中擁有了治療的新方向。未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干細胞技術將給廣大女性健康帶來福音!
?
參考文獻:
[1]古云霞(綜述),涂靈(審校).宮腔粘連的研究進展[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91-96.
[2]劉彩姣,王藹明.干細胞在子宮內膜損傷修復中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7.
[3]數據來源: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官網及微信公眾號.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529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