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全世界有8.5億人患有腎病,慢性腎病影響全球10%以上的人口,且發病率不斷上升,每年造成500萬至1000萬人死亡。在我國腎臟病患病率已經高達10.8%,慢性腎臟疾病正在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殺手。
目前的治療手段不能修復損傷的腎臟組織,無法恢復原有的腎臟功能,是慢性腎臟病高死亡率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腎移植手術有風險,術后有發生排斥風險,還需要長期應用抗排斥藥物,抵抗力差,發生感染的風險比較大。
01 慢性腎病事實和數據
慢性腎?。╟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的一種不可逆疾病,早期沒有任何癥狀,只有輕度的生化檢測異常和尿液檢測異常,持續進展則可以發展為尿毒癥,從而引發心臟、呼吸、骨骼、血液、代謝等全身多個系統的疾病。
研究數據顯示,全球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約為14.3%,中國CKD患病率約為10.8%,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無法獲得治療而死亡。在全世界65歲至74歲的人群中,大約每五名男性中就有一名男性,每四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女性患有CKD。CKD患病率高、預后差、醫療費用昂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盛行,腎臟疾病的發病率在急劇增加,已成為嚴重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目前,腎移植是恢復腎臟功能的唯一確定性治療方法,但是存在著排斥反應、終身免疫抑制等挑戰,此外移植器官“供不應求”也是治療的一大難題。而研究發現干細胞可以改善腎臟功能,在臨床前模型中,獲得了積極的數據,成為再生醫學的潛在材料。
02 干細胞治療腎病原理
干細胞可無限增殖,多向分化,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調控和自我復制等特點,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應用于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修復。近年來,研究發現干細胞可分化成腎固有細胞、腎實質細胞等,因此對腎臟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復和重建作用,并且具有以下6大優勢:
①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后代。
②具有免疫重建功能,通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細胞因子抑制T細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應發揮作用。
③來源方便,易于分離、培養、擴增和純化,多次傳代擴增后仍具有干細胞特性。
④低免疫原性,所以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沒有血型匹配問題。
⑤長期傳代不改變生物學特性,可分化成腎固有細胞,肌細胞,肝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多種細胞的能力。
⑥具有歸巢性,損傷性信號可以刺激干細胞向受損器官和組織的遷移、分化,并對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
03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臨床研究
間充質干細胞是能夠自我增殖的細胞,并且在誘導后可以進一步分化為各種功能型細胞。由于擁有可塑性強,易于獲取,便于操作,幾乎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等優點,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為幾乎許多疾病的治療創造了一個新的途徑。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在多種類型的腎臟疾病臨床試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截止目前為止,美國國立衛生數據庫(ClinicalTrials.gov)收錄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臨床試驗有百余項。
研究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在多種類型的腎臟疾病治療中促進了腎臟功能的恢復。一項發表于《J Am Soc Nephrol》雜志的臨床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性腎血管?。≧VD)是由于腎臟血流量和腎小球過濾率降低,從而導致腎臟損傷。在注入間充質干細胞三個月后,動脈粥樣硬化性腎血管病(RVD,腎臟血流量和腎小球過濾率降低從而導致腎臟損傷)患者的腎臟血液灌注,含氧量和腎小球過濾率都得到了提升。
而一項發表于《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雜志的研究顯示了間充質干細胞在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ˋDPK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平均血肌酐含量從2±0.3 mg/dl逐漸升高為2.5±0.4 mg/dl。在接受間充質干細胞治療12個月后,平均血肌酐保持穩定,維持在2.5±0.6 mg/dl。
?
另一項涉及81名患者的臨床試驗研究了間充質干細胞在難治性狼瘡疾病中的治療作用。結果顯示在注入間充質干細胞12個月后,60.5% (49/81)患者的腎臟損傷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
腎臟疾病是腎組織的慢性損傷,會引發冠心病,心衰,腦卒中等全身性疾病,傳統治療方法很難扭轉疾病進程。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在多種腎臟疾病的治療發揮了作用,這也為腎臟疾病的治療打開了全新的思路。未來,隨著臨床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干細胞有望成為腎臟疾病的臨床新選擇。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039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