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干細胞概念在化妝品行業突飛猛進,有的甚至宣稱開啟了“美容新紀元”,炒了幾年、火了幾年,終于迎來了最嚴監管。
最近,據廣東省化妝品質量管理協會(業務主管單位為廣東省藥監局)微信公眾號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廣告監管司于6月30日發布《關于加強干細胞廣告監管的工作提示》(下稱提示),明確表示目前沒有干細胞在抗衰、美容等方面的研究,所有關于干細胞在抗衰、美容等方面的功效宣稱均屬于虛假違法廣告。
從提示中可以看出:
1、除個別疾病的臨床應用和臨床研究外,干細胞療法在抗衰、抗癌、美容等方面既沒有相關研究也沒有臨床依據。
2、宣揚干細胞療法抗衰、抗癌、美容等的廣告均為虛假違法廣告。
3、無論是否醫療機構,采用干細胞療法從事抗衰、抗癌、美容等的治療也都是違法行為。
不存在干細胞抗衰、美容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干細胞成為了全球研究的熱點,并被認為可以開發新的藥物或治療以改善人類健康和疾病。從現有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具有明顯療效且經國家批準應用的醫學成果極少。
而在醫療、美容、保健領域,干細胞概念產品卻被吹捧為“凍齡”、“逆齡”“增強免疫力”甚至是治療各種疾病的神秘武器,在高凈值市場上走俏。網絡上大肆宣傳能提供“干細胞美容”服務的美容或美容機構數不勝數,除了注射干細胞美容針外,還有靜脈回輸干細胞、干細胞化妝品、口服干細胞保健品等,價格從60萬到幾百萬元不等。
據報道,已落馬的滿洲里原市長許愛蓮曾打15萬元一針的“干細胞美容針”。
“目前沒有任何一款用于美容注射的干細胞產品獲得國家批準,食品、化妝品中更不可能存在活的干細胞。如果在市場上看到100種干細胞相關產品,那這100種都不是真正的干細胞產品,肯定也是沒有經過審批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劉宏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很多所謂的干細胞產品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干細胞。“干細胞很嬌氣,要在適當的環境,人體內適宜條件下才能存活,體外培養、儲存、維持活性都有一整套復雜的要求,不是做成針劑放在冰箱里隨時拿出來用就行。”劉宏偉說。
我國目前沒有批準干細胞注射美容項目,大多數美容機構用于干細胞注射的內容物實際上都是干細胞衍生物、細胞因子或者玻尿酸之類普通的醫美填充物。干細胞衍生物包括:干細胞上清液、干細胞裂解液、干細胞外泌體等。
三大偽命題
對于“干細胞抗衰美容”的概念,眾多原料企業、研發工程師以及學者專家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從字面上看,干細胞抗衰美容是一個偽命題。
具體而言,干細胞美容抗衰的“偽命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干細胞是無法直接加入到化妝品中。“干細胞的培養、儲存有一整套比較復雜的流程,直接加入到化妝品產品中是不能維持細胞活性的。所以干細胞在化妝品的各種機制或劑型下,是無法存活的,”一位化妝品研發工程師表示。
第二,干細胞注射美容項目目前還沒有臨床批準。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忠向表示:“假設在醫美注射中使用干細胞,通常是將提取的干細胞進行體外擴增后再輸回體內,在這種情況下干細胞的分泌因子確實有促進皮膚細胞生長的作用。”但是他也表示,從使用方法來看,已經和化妝品行業所認為的抗衰老并不是一個概念。這個完全是醫學上的問題,需要經過臨床驗證才能使用。
同樣,有研發工程師表示:“目前大多數美容機構用于干細胞注射的內容物實際上是普通的醫美填充物,如植物或發酵細胞衍生物、細胞因子或玻尿酸。但是,在“干細胞”名義下,其價格可以上漲5-10倍,而這也是導致醫美“干細胞注射”亂象的主要原因。
第三,干細胞、植物干細胞和植物干細胞提取物概念混淆。據了解,化妝品產品中經常提到的干細胞概念實際上是從干細胞或干細胞培養基中獲得的活性物質,而非真正的干細胞。
實際上,干細胞、植物干細胞和植物干細胞提取物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據悉,干細胞主要分為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這是國家禁止使用的人來源的干細胞。”
據知情人士稱,“市場監管局這一政策主要針對的是醫療美業,而在護膚產品宣稱中,更多的是植物干細胞,與真正的干細胞是兩碼事。
注射干細胞衍生物,也存在風險性
干細胞上清液即干細胞培養液,富含干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的細胞因子。干細胞裂解液通過破碎干細胞得到,主要成分為干細胞內含有的可溶性物質。干細胞外泌體是一類具有完整膜結構的細胞外囊泡,主要負責細胞間的物質運輸和信息傳遞。囊泡內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和信號分子,能夠激活臨近細胞或組織。干細胞衍生物在美容上的作用理論也基于此。
細胞生長因子種類繁多,對細胞或皮膚的作用以促進生長為主,其大多數都不可注射。
理論上,干細胞的作用可以在美容上實現,但從理論到實踐還有很長距離。我國現階段對此進行的研究數量不足,無論是臨床研究還是投入應用都需要更多的積累沉淀。
拼多多、1688成重災區
在拼多多上以“干細胞”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數十款銷量達10萬+件的干細胞類產品,主要價格集中在100-300元之間,其中,不少注射類干細胞產品也打著“妝字號”的備案。
其中一款銷量達10萬+的名為“REVIVE SOURCE眼周緊致抗皺套盒”的產品,在商品宣傳頁顯示,這款產品由暨南大學聯合研發,產品包含抗菌肽和干細胞膠原蛋白新生因子。但根據其公示的化妝品批準文號“粵G妝網備字2017123136”,在國產非特備案產品平臺查詢到,該產品實際名為“逆時空活膚能量水光套裝”,且備案圖片與銷售產品圖片不一。
截自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查詢平臺(左)、拼多多(右)
在1688平臺上,同樣發現了數十家售賣干細胞產品的廠家。其中,一家名為“廣州貝拉美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在商品標題上以“干細胞填充淚溝”等字樣進行宣傳,并宣稱企業已獲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以及化妝品備案。
但以“廣州貝拉美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關鍵詞在藥監局檢索,卻并未發現相關備案信息,在商品詳情頁,有關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備案信息均被工廠“打碼”。

誠然,自2019年國家明確規定不允許使用“干細胞”來進行化妝品宣稱之后,線下市場早已被有效遏制,但在部分電商平臺,這一亂象仍然存在。
但無論如何,從“藥妝”、“醫療護膚品”、“干細胞”、“械字號”、“消字號”等方面看到,有關部門對化妝品廣告宣稱的控制在逐步收緊,這種“掛羊頭賣狗肉”、混淆視聽的違法行為也將無處遁形。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zcfg/505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