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生物醫藥是生物經濟的核心產業,也是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帶動性和成長性,已成為各地招商引資關注的重點產業。本文梳理了上海、深圳、廣州、蘇州、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概況、產業布局、扶持措施,以供參考。
01
上海市

產業概況
產業布局
從產業布局來看,上海深化“1+5+X”為主體的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1”即為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重點發展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服務等的研發轉化制造產業鏈;“五大特色產業區”即臨港新片區精準醫療先行示范區(重點發展生物制藥、高端數字化醫療器械、健康服務等領域)、東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發展區(重點發展疫苗、現代中藥、醫美產品等領域)、金海岸現代制藥綠色承載區(重點發展高附加值原料藥、新型制劑、抗體藥物、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領域)、北上海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集聚區(重點發展高端醫藥制造、高端醫療器械裝備生產、現代醫藥物流等領域)、南虹橋智慧醫療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智慧醫療高端產品、國際醫療高端服務和醫藥流通樞紐等領域);“X”特色產業載體即支持徐匯、普陀、松江、嘉定、青浦等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培育徐匯楓林灣臨床研究區、普陀生命健康城、嘉定醫學影像與精準醫療集聚地、青浦區生命科學園、G60 生物醫藥基地和化工區生物材料制造等一批“X”特色產業載體,促進生物醫藥細分領域加快“專精特新”發展。
02 深圳市 產業概況 深圳作為首批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生物醫藥產業已連續多年位列國內前十位,處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第一方陣。2022年,深圳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增加值676.8億元,增長6.7%。2022年1月1日至12月8日,深圳有63個藥物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臨床試驗許可,24個申報仿制藥獲得受理。目前,深圳已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在細分領域已涌現出海王生物、海普瑞、翰宇藥業、北科生物、信立泰等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深圳南山高新區、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兩大產業集聚區已初步形成,廣東省小分子新藥創新中心等一批創新載體快速發展。 從產業布局來看,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布局在坪山、南山、福田、龍崗、光明和大鵬六個區。坪山區定位為核心集聚區,推動生物創新藥、高端制劑、疫苗、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形成集聚,推動傳統制藥加工向研發生產一體化轉變,打造“研發+轉化+生產”的全鏈條生態體系。南山區定位為產業引領區,依托高校和總部企業研發攻關重大創新藥,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福田區定位為創新政策探索區,把握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政策先行的契機,緊密對接香港科技資源,結合人工智能等產業優勢重點發展創新藥物研發,打造生物醫藥政策“試點”區域。龍崗區定位為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主要開展抗體藥物、細胞治療和基因藥物等生物藥研發生產。光明區定位為技術創新區,依托重點企業及創新載體,重點開展生物制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大鵬新區定位為精準醫療先鋒區,依托深圳國際生物谷、深圳國際食品谷等產業空間和創新載體,重點開展精準醫療、檢驗檢測等前沿領域的研究。
03 廣州市 產業概況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是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2年,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1651億元,占GDP比重5.7%,同比增長8.5%,在醫學檢測、現代中藥、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細分產業領域全國領先。廣州已吸引各類生物醫藥企業超過6000家,集聚了廣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生物島實驗室、華南生物研究院、廣東省新黃埔中醫藥聯合創新研究院等一批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前沿的創新研發機構。全市三甲醫院超40家,機構數量、醫術水平、醫生素質等方面居全國各省市前列。作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核心區,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聚集阿斯利康、賽默飛、百濟神州等國內外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企業超4000家,營收超2000億元,規上企業產值占全市約60%。 從產業布局來看,當前,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了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制造在知識城的“三中心輻射多區域”產業鏈發展格局。除此之外,粵港澳大灣區(越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荔灣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健康綜合試驗區、“白云美灣”美麗健康產業園正拔節生長,南沙生物谷、健康谷的生物科技產業也邁上了集聚發展的快車道,共同推動廣州形成全域布局、各有側重、相互協同、特色鮮明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空間格局。
04 蘇州市 產業概況 生物醫藥產業是蘇州的“一號產業”,在創新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等方面都具有極強的競爭力。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02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其中所在地為江蘇的創新醫療器械共有27個,占比13.36%;所在地為蘇州的創新醫療器械共有20個,占江蘇全省創新產品74.07%,占全國9.90%。蘇州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3800家,擁有規上企業569家,2022年規上產值達2188億元,5年產值規模翻番,與北京、上海、深圳同列全國第一方陣。全市共4個產業園區入圍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50強,數量全省第一。全球醫藥10強中5家、醫療器械10強中5家均在蘇落戶。2022年年底,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蘇州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集群入圍,正式躋身“國家隊”。 從產業布局上來看,蘇州明確了“做強兩核、做大多極”的區域布局,“兩核”即為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創新藥物、生物技術及新興療法和醫療器械三大產業集群,蘇州高新區重點發展體外診斷、生物醫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醫學影像設備、治療設備、康復類醫療器械等五大細分領域;多級即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創新基礎和空間分布,系統謀劃吳中診斷檢測及醫藥加速基地、昆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太倉醫藥生產性服務業基地、常熟創新化藥和手術設備基地、張家港骨科材料特色基地、相城智慧醫療及治療設備基地、吳江特色藥研發基地。 扶持措施
05 杭州市 產業概況 生命健康產業是杭州重點打造的五大產業生態圈之一。2022年,全市生物醫藥規上工業企業240家,工業總產值1150億元,同比增長17.3%。杭州錢塘新區作為浙江省首個省級新區和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目前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1600余家,全球十大知名藥企有7家落戶。2022年,錢塘生物醫藥產業營收突破500億元,占全市近一半;特別是錢塘區主導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功能平臺——杭州醫藥港,已發展成為全省唯一集“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省級特色小鎮、全省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核心區于一體的產業功能區。 從產業布局來看,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形成“一核四園多點”的空間規劃:錢塘區布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高新區(濱江)重點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藥研發等領域;蕭山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 CDMO、高端醫療器械、數字醫療等領域;余杭區重點發展醫療器械、創新制藥、AI 醫療等領域;臨平區重點發展醫療器械、創新制藥等領域;臨安區以天目醫藥港為核心,瞄準特色原料藥、重點化學藥物及生物技術藥物等項目,推進生物醫藥特色發展。 扶持措施
06 成都市 產業概況 產業布局 扶持措施
07 武漢市 產業概況 產業布局 扶持措施
聲明:本文由深圳招商引資實戰平臺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發布,因數據采信和統計口徑問題,僅供招商參考!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zcfg/3476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