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的巨大臨床潛力。胎盤是間充質干細胞的理想來源,被科學家應用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研究中。
近期,《Reproductive ?Biology》發文表示,胎盤是轉化研究和再生醫學的金礦——胎盤能容易地從各醫院婦產科獲得,這些間充質干細胞可以作為轉化研究和再生醫學的金礦,不僅能用于科學研究還能解決臨床各系統疾病,挽救生命。
胎盤作為一種可以存活的血管器官,只在懷孕期間發育,是連接孕婦和胎兒的器官,負責著胎兒氣體、營養物質和廢物的交換,以及負責培養新的血細胞,并抑制母體的免疫反應,支持胎兒的生長和發育。

胎盤作為一種“免疫特區”,蘊藏在其中的干細胞與其他干細胞相比也有許多獨特的臨床優勢:
胎盤類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使用時無需嚴格配型,一般適用于家族三代以內的親人。
胎盤與臍帶組織中含有大量干細胞,多次擴增仍能保持強大活性,提取時對人體無損害、無痛苦。

可以分化為各種類型的功能細胞,用于治療多種疾病,不產生腫瘤,沒有倫理學問題。
早在20世紀初,胎盤干細胞療法就被用于促進疾病康復和組織再生。
胎盤干細胞具有廣泛的治療屬性,包括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減輕疼痛、促進頭發生長以及細胞增殖對組織再生和傷口愈合的作用,因此已被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等多種臨床疾病的治療探索當中。
根據已經發表的數據顯示,臍帶以及胎盤等圍產干細胞在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領域的治療研究中展現出了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
2019年的一項人體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注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是安全的,并且在24周的隨訪中表現出臨床改善。也就是說,在這項臨床試驗中,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安全有效。

論文發表于《細胞治療》雜志(Cytotherapy)
從具體的數據來看,20名膝骨關節炎病人被隨機分為2組,其中一組注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另一組注射生理鹽水作為對照組。注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的病人在8周時,生活質量、日常活動和病癥都有了顯著改善,在注射后24周也能觀察到這些臨床改善。
2021年來自美國Ochsner-LSU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團隊在《干細胞》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動物模型的研究,發現人胎盤間充質干細胞(hPMSCs)對減輕腦卒中后損傷和改善神經功能障礙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并闡述了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減輕腦損傷的新機制,該發現為開展卒中臨床研究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極有前途的干細胞治療策略。

科學研究證明,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發揮多重保護作用減輕腦卒中損傷,這與其強大的旁分泌功能有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事實上,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已經有成功的案例報道。此前,發表于《Neurolog》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39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接受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治療表現安全且有效,患者腿部運動功能明顯改善。

《再生醫學》雜志發表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了人類胎盤間充干細胞治療創傷視神經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這項研究針對亞洲患者,為了評估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創傷視神經病變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四位亞洲創傷視神經病變患者中進行了一期、開放標簽、單中心、非掃描臨床試驗。在實驗過程中評估了安全性和眼部狀態的變化過程。第一位27歲的患者在頭部左側受傷后15天接受細胞移植外科手術,在局部麻醉下,將5×10^7?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注入眼部受損部位,手術結束3個月后,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并且患者的視力得到明顯提升,眼部組織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并保持穩定。在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發表的臨床研究結果中,人們也看到了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用通俗的話說,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移植后出現排斥反應,這種反應不僅導致移植失敗,還會給接受移植的人帶來很嚴重的后果,比如器官功能衰竭等。這種排斥反應經常會在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發生。
在這項臨床試驗中,82位接受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病人,有42位同時輸注了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整個過程中,輸注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十分安全,即使偶然發生不良反應,也可以自行消失或通過治療得到控制。

大量證據顯示胎盤是治療人類疾病的一種可行的干細胞來源。未來,隨著研究的進一步開展以及人們對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理解加深,人類疾病的治療會取得更長足的進展。
來自:育瑞康生物科技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17246.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