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最新數據統計,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正式取代肺癌,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癌癥。中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大約42萬人,而且近年來發病率每年遞增3%到4%,成為了我國女性新發癌癥病例數之首。
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的高峰在45歲—55歲,早于西方國家的55歲—59歲,發病更年輕也意味著對自身、對家庭包括對社會造成的負擔更重。造成我國乳腺癌發病增速快、年輕化的原因除了遺傳基因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改變、晚婚晚育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壓力和情緒。
?
嚴格來說乳腺癌是一個積累性的中老年疾病,年齡越長越有累計得病的可能性,所以中國乳腺癌發病高峰年齡是在50歲左右。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江澤飛教授表示乳腺癌的防治強調三個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而老年乳腺癌患者因各自原因,發現乳腺癌時多數已處于晚期,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礎性疾病,對手術及化療的耐受性差,如何對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已成為臨床醫師關注的熱點。
?
?
? 免疫治療成為乳腺癌新的治療手段??
目前在腫瘤的治療上,傳統放療、化療除殺滅腫瘤細胞外,對正常細胞也是有損傷。長期以來,腫瘤的免疫治療備受人們關注,腫瘤免疫治療的核心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依靠自身免疫功能的抗癌療法,免疫治療能夠靶向殺死腫瘤細胞而不傷及正常組織。并可產生免疫記憶來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因此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后,是腫瘤的第四種治療手段。
其中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的擴增作為免疫治療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多惡性腫瘤的免疫治療中,本文著重探討CIK細胞療法在老年晚期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
?
相關閱讀:央視報道:免疫細胞療法,幫助乳腺癌晚期患者重獲新生!
?
?
??什么是CIK細胞? ?
CIK細胞,全稱是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s),簡稱為CIK細胞,也被稱為細胞因子激活殺傷細胞。CIK細胞是一群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樣表型的適應免疫細胞混合體,因此也有一些資料稱它為“類似T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
由于CIK細胞免疫療法的特性,因此也就使CIK細胞成為了兼具有T淋巴細胞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和NK細胞的非MHC限制性殺瘤優點。
注:NK細胞的非MHC限制性,是指NK細胞無需對APC(抗原提呈細胞)或者靶細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進行識別,就可實現對癌細胞的精準打擊。
比如下面提到的T細胞,它就需要對MHC進行識別,才能被激活,才能實現對癌細胞的打擊。
CIK細胞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增殖速度快,主要的效用細胞CD3+CD56+可增殖1000倍;
·?殺瘤活性高,遠優于傳統的LAK細胞和細胞因子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等;
·?殺瘤譜廣,不受MHC限制,具有廣譜殺腫瘤和病毒的作用,對多種耐藥腫瘤細胞仍敏感,殺瘤活性不受環孢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劑的影響;
·?毒副作用小,對正常骨髓造血前體細胞毒性很小,應用時一般無嚴重不良反應。
此外,由于CIK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和體細胞修復作用,在大部分腫瘤患者接受CIK治療后,出現了消化道癥狀減輕或消失,皮膚有光澤、黑斑淡化、靜脈曲張消失、脫發停止甚至頭發生長或白發變黑等“年輕化”表現,及精神狀態或體力明顯恢復等現象。
?
? ?臨床試驗??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晚期的老年乳腺癌患者46例,患者年齡均超過60歲,患者均已通過各種臨床診斷手段確診,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①患者未有手術治療、放化療等其它前期治療;
②患者生存期預測大于4個月,Karnofsky?功能狀態評分(KPS )>60分;
③患者排除顱腦轉移及其他惡性腫瘤;
④就診時各項檢查結果正常,能夠耐受該免疫治療;
⑤患者意識清晰,能夠正常交流且配合治療。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將以上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3例采取常規化療措施,年齡62~71歲,平均年齡(67.5±3.2)歲,1處轉移10例,2處轉移9例,3處及以上轉移4例;觀察組23例在常規化療措施基礎上給予 CIK 免疫治療,年齡63~74歲,平均年齡(69.2±3.7)歲,1處轉移11例,2處轉移7例,3處及以上轉移5例。以上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年齡結構、病變嚴重程度、就診時各項檢查指標、身體一般狀況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0.05),病例資料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了常規化療,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各項指標及毒性反應。觀察組患者在化療前采集 PBMC ,在化療結束后第3天將1×10L的CIK +0.9%生理鹽水制成100 ml 懸液,分4次靜脈回輸給患者。
結果:化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化療2個療程后,對照組臨床有效率為43.5%,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73.9%,兩組差異顯著=4.394, P
?
化療后兩組患者免疫能力比較化療2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總T淋巴細胞(CD3+)、T 輔助細胞(CD3+/CD4+)、T抑制細胞(CD3+/CD8+)和NK細胞(CD3-/CD16+CD56+)比較,差異顯著(分別t =2.317, t =2.352, t =2.206和t =2.153,均P
不良反應: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毒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表現為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白細胞數驟降、肝腎功能受損及神經毒性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
? 總 結??
CIK免疫治療作為腫瘤綜合治療措施中的一種新方法,可與手術治療、放化療、分子治療等措施配合使用。通過合理地有計劃地與其他治療措施聯用,可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特別對于不能手術治療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CIK免疫治療可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時間。
本試驗證實,CIK免疫治療可提高老年晚期乳腺癌常規化療的臨床療效,顯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時不增加化療過程中的毒性反應,具有安全可靠、無副作用的特點,是一種治療老年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措施,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杜新峰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免疫治療老年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linchuang/lcyj/1877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