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不僅可以殺傷腫瘤細胞,消除腫瘤病灶,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減輕因腫瘤生長帶來的各種癥狀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聯合化療,僅可以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還可以有效殺死逃逸的癌細胞,提升放化療效果。
胰腺癌的治療方法取決于多種因素,比如腫瘤的大小、部位、擴散情況等,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胰腺癌患者采取的治療措施是不同的。在早期,手術切除術是治療胰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如果胰腺癌沒有出現擴散,但手術又無法將癌細胞完全切除,那么此階段可使用放、化療和免疫療法結合進行治療。 免疫療法不僅可以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還可以有效殺死術后殘余癌細胞,提升放化療效果,激活全身免疫系統,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例聯合使用免疫療法,最終成功縮小腫瘤并將胰腺癌切除的病例。
01 確診
徐女士,52歲,2019年因腰痛和肩膀疼痛問題前往醫院進行體檢,本以為只是胃病跟肩周勞損導致,但通過檢查醫生表示可能是胰腺癌。之后經過腹部增強CT檢查:胰頭后方見約3.2×2.5cm的軟組織密度腫塊,隨后就診于肝膽外科,行超聲內行超聲內鏡胰頭穿刺活檢,病理示:(胰腺)見少量異型腺體,免疫組化結果支持腺癌。
胰腺癌給徐女士帶來了強烈的疼痛感難,疼痛NRS評分7分-9分,需每隔12小時口服一次奧斯康定(40mg),依托考昔(60mg),加巴噴丁0.3每日三次口服,將疼痛評分控制在3分以內。 但胰腺癌的可怕不僅如此,徐女士因肝功能異常行膽胰管MR水成像(MRCP)示:胰腺鉤突部占位病變,膽道低位梗阻。因此醫院立即為她安排了膽道支架置入術,解除膽道梗阻。 此外,徐女士還出現了消瘦、惡心、便秘、食欲差、低蛋白血癥、低鈉、乏力等癥狀,經醫生診斷考慮是惡病質狀態,在經過膽道支架、止痛、營養、保肝、補液、利膽、止吐、抗炎、甲地孕酮改善食欲等。對癥支持治療3周后,以上情況略有緩解,ALT、AST降至正常值。
02 新希望 還沒開始癌癥治療,身體卻接二連三的出現各種癥狀,這讓徐女士情緒十分低落,甚至不斷萌生出想要放棄治療的念頭,一是不用再受罪,二是還能留下點錢給家人們。不過徐女士家人并沒有放棄希望,他們仍然在四處咨詢專家,尋求治療方案,終于有醫生表示,或許可以考慮一下細胞免疫療法。 專家表示,由于徐女士目前的腫瘤無法直接切除,加上經過一系列癌癥導致的各項癥狀,導致其目前的免疫系統十分薄弱,因此專家根據其情況,制定了iNKT細胞免疫療法,同時聯合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療2個周期。
細胞免疫治療不僅可以殺傷腫瘤細胞,消除腫瘤病灶,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減輕因腫瘤生長帶來的各種癥狀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聯合化療,僅可以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還可以有效殺死逃逸的癌細胞,提升放化療效果。
03 治療開始 很快徐女士便開始了治療,專家通過提取徐女士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通過培植、激活,將其制成“定制型免疫疫苗”后,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射到體內,令徐女士意外整個治療過程并沒有一絲不適,術后也沒有任何副作用,反而感覺身體越來越好。 治療結束后,通過復查顯示腫瘤縮小了大半,CA19-9降低到了55。后經過醫生評估,考慮到腫瘤已經縮小,同時徐女士的身體恢復明顯,因此決定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胰腺周圍神經切除+門靜脈修補術。
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病理:腫瘤大小:2×1.5x1cm。胰頭(中分化)導管腺癌脈管瘟栓(-)神經侵犯(+);淋巴結(0/34);胰腺周圍淋巴結(020);幽門周圍淋巴結(0/8);大灣側淋巴結(0/2);第8組淋巴結(0/3);12組(0/1);16組淋巴結為脂肪組織膽總管、胰腺、十二指腸、胃切緣(-)。 免疫病理:EGFR(+)Ki-67(60%)P53(+)HER2(-)E-CAD(+)HMLH1(+)HMLH2(+)HMSH6(+)PMS2(+)SMAD4(+)P16(-)CMYC(-)。 術后分期:ypT3N0M0,ⅡA期。 術后徐女士完善4個周期Gem+nab-P化療后定期復查,暫未見明顯復發轉移,DFS>15個月。
04 免疫療法優勢何在? 免疫細胞療法是一種利用這種免疫系統來極大地增加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增強它們并返回體內以抑制癌癥的治療方法。它是一種基于尖端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先進治療,與所三大治療(手術、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聯合使用時,可以增強協同效應。 該治療是經由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成千上萬倍增多,進而使免疫細胞的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后再回輸到人體,不僅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避功能,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監視功能,通過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殺滅腫瘤,夠迅速緩解其臨床癥狀,控制腫瘤進展,甚至使腫瘤縮小,不僅治療過程沒有痛苦,而且與放化療結合,還能夠有效的降低其副反應。此外通過免疫細胞療法與其它治療方法結合,仍有機會實現腫瘤降期,最終將其切除,實現長期生存。
1、安全性:利用人體自身細胞經誘導活化后殺死腫瘤細胞,無毒副作用。也不會產生過激排斥反應。 2、針對性:免疫細胞可提取加工腫瘤抗原,呈遞給特定免疫細胞產生特異性殺傷腫瘤作用。 3、持久性:免疫細胞在輸注患者體內后立即執行其功能,半衰期約2周至一個月,回輸同時可使患者體內產生記憶T淋巴細胞,可存活幾年至幾十年,當遇到相應刺激后,迅速在體內活化,殺傷腫瘤細胞。 4、全面性:重建和提高患者全身的機體免疫功能,全面識別、搜索、殺傷腫瘤細胞,有效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5、適應癥廣:免疫細胞對于血液、消化、呼吸、泌尿及生殖等多個系統腫瘤細胞均有殺傷作用,抗瘤譜廣,并能消滅對放、化療不敏感及轉移的耐藥腫瘤細胞。
目前全世界醫學界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提高免疫力來抑制腫瘤的發生,相關醫學人員也均認為,免疫細胞療法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抗癌方式,尤其是對于高復發、高轉移類的癌癥,通過細胞免疫療法能夠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早期癌癥患者的預后,幫助患者減輕癌癥帶來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799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