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引 言
在骨科中,半月板損傷患者十分常見。半月板損傷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過度運動和不良的運動方式也使得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成為了主要患病群體。
近年來,利用包括干細胞在內的生物制劑來治療半月板損傷的研究越來越常見。2022年6月,科學家在《Current Reviews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提出,生物制劑有望提升半月板損傷術后的修復和愈合速度,并且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半月板損傷有什么表現?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一對填充減震“軟骨墊片”,因其外形像個月牙兒,所以叫半月板。它在維持膝骨關節正常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吸收沖擊、穩定關節、提供營養,承受人體70%的壓力,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關節,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部分。
半月板損傷是指半月板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導致撕裂、破裂,繼而出現膝關節周圍疼痛、交鎖等癥狀。
半月板邊緣滑膜區血管豐富,稱為紅區,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該區域的病變一般采用保守治療或手術縫合治療;半月板的游離緣血供較少,稱為白區,白區主要靠關節液的滋養,修復的速度很慢。兩者之間有一個過渡區稱為紅白區,一旦撕裂影響游離緣區,往往需要部分切除受傷的半月板。
▲半月板紅白區示意圖
▲半月板紅白區影像圖
有數據顯示:我國半月板損傷患者約5000萬人,發病率逐年升高。隨著運動逐漸成為現代人的健康方式之一,半月板損傷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過度運動和不良的運動方式使得年輕人也成為了該病的主要人群。
?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后,不僅會發生關節機械阻塞,而且還會引起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關節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導致運動員競技體育事業的終結,因此對骨科臨床醫生和患者而言,尋找新興有效的半月板修復方法是極具意義的。
半月板損傷如何治療?
對于半月板損傷的治療,目前臨床上以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由于半月板是缺乏血液供應的纖維軟骨。因此,除極少數血液供應豐富的邊緣部分損傷后在石膏、支具等制動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愈合外,絕大部分的病人不經過相應的手術處理是不可能愈合的。
但手術治療不能從根本上恢復患者已經受損的軟骨,受到身體素質和年齡的限制,比較適合年齡50歲以下人群,并且治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以及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容易對患者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干細胞憑借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和獨特的免疫調節能力,讓難以愈合的半月板損傷打破常規,實現修復愈合。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模式,干細胞修復半月板損傷成為研究熱點。
干細胞技術修復半月板損傷安全有效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干細胞憑借其強大的再生修復潛能以及良好的免疫調節抗炎特性等在膝骨關節炎修復中占據重要地位。
將間充質干細胞(MSCs)注入膝關節后,干細胞會主動遷移黏附在損傷半月板表面,為軟骨提供營養并分泌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等發揮其修復作用,通過促進祖細胞的自我增殖,抑制軟骨凋亡,并且在體內歸巢、存活、分化為軟骨細胞,同時能夠產生細胞外基質及表達細胞外基質蛋白 collagenⅠandcollagenⅡ,促進半月板組織的重建,從而改善半月板。
干細胞干預半月板損傷機制: l?定向歸巢到半月板損傷部位、分化為軟骨細胞、脂肪細胞、滑膜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類型;
?
l 啟動自我修復機制,促進細胞的自我增殖,抑制軟骨凋亡;
?
l 為軟骨提供營養并分泌生長因子、細胞因子;
?
l 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免疫反應,促進半月板組織重建,有效改善半月板損傷。
目前,全球已經有多個國家將干細胞應用到半月板治療臨床探索當中,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案例1:
《Stem Cells Transl Med》2017雜志刊登,18人關節腔內通過移植2×10^6(低劑量)、10×10^6(中劑量)、50×10^6(高劑量)個干細胞,隨訪6個月,檢測半月板修復情況。證明干細胞療法修復后疼痛顯著減輕,半月板軟骨質量提高。
▲如上圖,MRI顯示顏色越藍,代表軟骨質量越好,說明修復良好。另外,臨床試驗過程中沒有發現不良反應。
案例2:
《Am J Sports Med》2014雜志刊登,35人關節腔內移植3.8×10^6個干細胞,修復后約24-36個月檢測結果顯示,干細胞移植后能夠顯著改善膝關節的炎癥反應,半月板軟骨覆蓋量增加。
▲圖中A-C為51歲男性膝關節鏡,D-F為54歲女性膝關節鏡。A/D為治療前,白色示意軟骨,淺黃色示意裸露的骨。B/E為間充質干細胞注射。C/F為治療后的關節鏡檢查。
案例3:
2016年WHITEHOUSE等對5例無血管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干細胞療法為手段的干預,隨訪24個月后,發現所有患者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其中4例癥狀消失,半月板損傷徹底治愈,而另外1例通過接受后續半月板切除手術后最終也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不同時間點修復組織紅-紅區與白-白區GAG原表達量?
案例4:
南加州大學的VANGSNESS博士所在的研究小組,他們檢測到MSCs在患者體內修復半月板損傷的相關情況,從而證實了MSCs能夠起到修復半月板損傷的作用。
▲在六個月的評估中,半月板體積增加已超過15%
該研究小組對55例部分關節切除患者進行關節腔內注射MSCs的研究,實驗組患者注射同種異體MSCs,對照組患者注射透明質酸鈉。通過VAS及 self-Lysholm 評估,結果顯示損傷癥狀得到緩解,1年MRI的追蹤檢測證實經過MSCs治療的患者半月板體積顯著增加。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干細胞療法修復半月板損傷安全有效,能夠快速止疼消炎,降低炎癥反應,并直接或非直接地參與半月板軟骨的重建,對半月板損傷癥狀的緩解具有重要意義。相信通過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干細胞療法將成為半月板損傷治療的新途徑,有望為半月板損傷的修復提供新的可能。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907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