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三星醫學中心(成均館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于第95名,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中位于第82名,亞洲第10名;2018年韓國中央日報大學綜合評價排名中位列私立大學第1名,綜合大學第2名,僅次于首爾大學。)就其開展的“自體干細胞治療中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STARTING-2 (Stem cel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and Trials In Neurology)”進行了分析。
STARTING-2試驗的參與者以2: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接受靜脈MSC注射(干預組)或僅接受標準治療(對照組),結果表明,MSC療法改善了亞急性卒中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作者在事后分析發現了兩個影響中風療效的獨立因素,這有助于預測干細胞治療的效果。
良好反應率
這兩個獨立因素是:??

卒中持續時間
在事后分析中,卒中持續時間被認為是決定卒中患者MSC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神經可塑性是改善亞急性中風患者運動功能的一種機制。干細胞的機制靶點是已知的趨化因子、營養因子和相關的微小核糖核酸,這些在急性卒中期梗死腦中顯著增加,并隨時間而減少,這對于中風患者的神經可塑性非常重要,運動功能的增強可能與神經可塑性增強有關。
因此,在本研究中,卒中持續時間(卒中后高神經可塑性的時期)是影響MSC治療的重要獨立因素。

年齡
在影響卒中后運動恢復的潛在因素中,年齡是影響MSC治療的獨立因素之一。
這一結果可能歸因于年齡對中風患者運動恢復預后的預測,也可能是因為年齡影響每個參與者的MSC功能(編者按:如果用異體干細胞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者說稍微好一點?這需要進一步研究)。
衰老會對干細胞的功能產生影響,因為大多數細胞的總體效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在一項涉及老年嚙齒動物的動物研究中,下丘腦神經干細胞的增殖在體內逐漸下降,并最終在老年小鼠中耗盡。此外,由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數量有限,老年人間充質干細胞的神經修復潛能可能有限。為了克服這些限制,STARTING-2試驗使用每個患者的血清預處理MSCs來實現自體MSCs的再生。盡管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預處理,但對提升老年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顯著。
需要對更年輕的干細胞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闡明與年齡相關的MSC治療效果的機制。
參考文獻:Chang WH, Lee J, Chung JW, Kim YH, Bang OY, The Starting-Collaborators. Proba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Stroke Patient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STARTING-2 Trial. J Pers Med. 2021;11(11):1137. Published 2021 Nov 2. doi:10.3390/jpm11111137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639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