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也是一種免疫性疾病。
由于病毒破壞了免疫系統導致CD4+T細胞減少無法構建良好免疫環境,致使疾病難以治療。盡管臨床上可以通過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并促進CD4+T細胞增加,從而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仍未能有效解決免疫學問題。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在治療免疫性疾病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科學家們也將干細胞治療瞄準了艾滋病,而一直研究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解放軍總醫院感染病醫學部主任王福生院士團隊,最近有了新的發現!
王福生院士團隊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治療“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患者安全且耐受良好,患者CD4+T細胞計數的增加有統計學意義。
該項研究被發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雜志,為“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患者,在聯合抗逆轉病毒治療(ART)基礎上,提供了新的潛在治療手段。
01
無法免疫重建,是艾滋病患者難治愈關鍵
HIV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單鏈,及其不穩定。進入不同的人身體,會發生不同的突變。而且最要命的是,它是一種逆轉錄病毒,會把自己的基因牢牢地植入正常細胞基因中,難以分離。
隨著細胞的復制,病毒也開始復制,人體特異性的免疫細胞無法針對每時每刻都在變異的病毒,久而久之就會導致CD4+T細胞和免疫紊亂的逐漸喪失。因此,由慢性HIV-1感染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不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而且還是一種免疫性疾病。
△ HIV 通過結合細胞表面的CD4受體和CCR5輔助受體感染CD4+T細胞
所以說,艾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免疫,盡管聯合抗逆轉病毒療法(ART)有效控制HIV復制,但大約10-40%的HIV-1治療患者也未能實現CD4 + T細胞計數的正常化,通常被稱為“免疫應答不足者”、或“免疫無反應者”。
它的發生機制復雜多變,可能包括骨髓血減少、胸腺輸出不足、殘留病毒復制和異常免疫激活,都會導致CD4細胞的破壞過多而數量減少。
因此,想要解決艾滋病治療難題,重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任務變得異常重要。
02
王福生團隊:干細胞可幫助“免疫重建”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在多種難治性疾病應用上取得良好成效,如急性嚴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心力衰竭、肝損傷、骨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硬化等,科學家們也將治療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干細胞上,并在臨床研究中不斷深究。
間充質干細胞(MSC)是成體干細胞,可以來源于骨髓、脂肪組織、胎盤、臍帶、臍帶血、外周血和肝臟。MSCs由于其遷移、分化、免疫調節和再生能力而具有相當大的治療效果。
王福生院士團隊設計了針對HIV-1 INR患者的hUC-MSC輸注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劑量確定的II期臨床試驗。主要終點是評估 hUC-MSC 輸血后CD4計數的免疫恢復,并確認其安全性。
△ 72 名參與者的基線特征
該項研究中,72名INR感染HIV的患者參與了試驗,他們被分配接受高劑量、低劑量的hUC-MSC或安慰劑。在96周的隨訪研究中監測了他們的臨床和免疫學參數。
△ 根據治療組的外周 CD4 計數、CD8 計數和 CD4/CD8 比率的縱向變化
研究發現,hUC-MSC治療是安全且耐受良好的。與基線相比,高劑量和低劑量組在治療48周后CD4+T計數有統計學意義的增加,但對照組沒有觀察到變化。
同時,Kaplan-Meier 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低劑量組獲得免疫應答的累積概率更高(95.8% 對 70.8%,P?= 0.004)。然而,在三組中沒有觀察到CD4/CD8+T計數和CD4/CD8比率的顯著變化。總之,hUC-MSC 治療是安全的。
△ 具有免疫反應的患者的累積概率
而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未發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盡管是在高劑量組中也未觀察到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這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艾滋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臨床和生物學耐受性,安全可靠。
該項研究證明了間充質干細胞對于治療HIV-1 的 INR 患者的耐受性良好,至少部分改善了患者的宿主免疫重建,這為此類患者提供了一種與 ART 相結合的有前途的新治療方法。未來,相信隨著科學家們對干細胞更深入的研究,相信干細胞也將會為更多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資料:
Lifeng Wang, Zheng Zhang, Fu-Sheng Wang.et al.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fusion in immune non-responders with AID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1-00607-2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7316.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